
上圖:醫務人員將采血管和輸血管針頭分別刺入干細胞捐獻者肘部靜脈血管。
引子
早報近日連續報道了“上戲”青島籍女生孫珊珊患白血病需要救助的消息后,不少市民撥打早報熱線詢問,目前我市有多少白血病患者,治療白血病技術怎樣,青島骨髓庫已發展到什么程度等,記者昨天就此作了相關采訪。
現狀
百余患者在戰病魔
干細胞配型可在無血緣關系人之間進行
昨日,記者從我市4家具備治療白血病醫療條件的醫院了解到,目前醫院共接診110多名白血病患者。
據統計,青醫附院有白血病患者66人、市立醫院10多人、中心醫院20人、141醫院有20人。這些患者有的住院治療,有的定期到醫院做化療。市中心醫院血液病治療中心袁成錄副主任告訴記者,近年來,醫院接診的白血病患者每年遞增3%左右,除去就醫治療的,還有很多因經濟困難無法接受正規治療的,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白血病發病率上升,現在仍無法確定。
“白血病的治愈率越來越高了。”141醫院翟瑞仁博士對白血病治療比較樂觀,他說干細胞配型現在也可在“無關供者”即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進行,不像以前患了白血病,只能靠自家人的干細胞來配型治療。
最新消息
血型各不同姐姐救弟命
昨日,我市兩例 A 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在141醫院獲得成功。
據介紹,141醫院接診了兩名需要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的患者,一名是40歲的白血病患者王洪泉,一名是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13歲小男孩。經配型發現,兩人分別與他們各自的同胞姐姐干細胞型號大致相同,但是他們與自己同胞姐姐的血型均不同。
根據以往經驗,不同血型之間的 A
BO血型不合移植,很容易出現造血免疫并發癥,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將供者血液中的紅細胞選擇性地去掉,保留下造血干細胞,再連同患者從自身體內分離出的造血干細,混合回輸至患者體內,但此類手術在我市尚屬空白。
昨日,141醫院從兩名患者姐姐體內分別分離出有用的造血干細胞,并將它們分別與患者自身造血干細胞混合回輸至患者體內,至此,我市首例
A 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獲得成功。
數字
移植干細胞救了八十人
記者昨天從市紅十字會獲悉,目前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人數已達10萬人,我市志愿者已達4500名。全國至今共有81名血液病患者通過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重獲新生,其中我市有兩例。
據市紅十字會秘書長張麗嘉介紹,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青島中心即青島骨髓庫從2002年建立以來,已有4500多名志愿者,根據現在的發展速度,預計明年我市志愿者人數將超過1萬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山東分庫青島中心熱線電話:5912553,5824215。
相關新聞
據141醫院腫瘤中心主任翟瑞仁介紹,近幾年,治療白血病的新化療藥物和多種治療手段不斷涌現,造血干細胞配型技術越來越成熟、渠道更寬,造血干細胞移植有普及趨勢等。
據了解,近一年多來,我市已為多種類型的白血病患者實施了不同種類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混合造血干細胞移植、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臍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A BO血型不合的混合移植等。
翟瑞仁主任同時指出,無關供者骨髓相合概率僅為十萬分之一,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的相合概率是25%,但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白血病患者仍需要大量人群捐獻造血干細胞樣本,給更多的白血病患者配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