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青島市防治禽流感指揮部為普及禽流感防治知識,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識,特邀農業部動物檢疫所國家動物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曉成、青島市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薄濤兩位專家座談。
兩位專家具體介紹了涉及禽流感的基本知識、對疫情的防控能力及人與動物的防治等問題,尤其強調青島作為非疫情區怎樣防止疫情的侵入。
李曉成說,禽流行性感冒簡稱禽流感,是由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感染病,主要發生在禽類身上。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其中一種類型,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因其傳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
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發時對禽類的消化、呼吸、神經系統及產蛋情況危害極大,死亡率高,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
薄濤說,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許多國家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建立了中央-地方政府疫情監測網絡體系,一旦發生疫情,及時、果斷、堅決地采取嚴密封鎖、徹底撲殺、消毒和無害化處理等措施,就能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李曉成在談到預防工作時強調,防治禽流感要注意以下三個環節:1、消滅傳染源,對病禽徹底撲殺、消毒,對尸體無公害處理。2、切斷傳染源,疫區嚴密封鎖,禁止接觸病禽及其分泌物,加強養禽場消毒工作。3、提高動物肌體抵抗力,采取大范圍免疫接種。
非疫區該如何預防禽流感呢?李教授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防止疫病傳入,阻止病禽進入養禽場,避免候鳥等接近家禽。2、對禽類勤觀察,早發現,早隔離,禁止動物進出。3、加強衛生管理與消毒。4、養禽場封閉管理,禽場人員、車輛、物資進出,必須嚴格消毒。5、進行大面積的免疫接種,提高禽類免疫力。
此外,薄濤強調,禽流感病毒是通過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播給人的,因此人的預防應注意:1、避免接觸染病家禽及其分泌物。2、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通,經常開窗通風。3、生活環境清潔,地面、天花板、墻面干凈無污。4、在飲食方面,禽肉煮熟、煮透。5、經常鍛煉身體,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衛生習慣。
專家提醒,由于我國飲食習慣多以煎、煮、炒為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對高溫非常敏感,通常情況下該病毒在6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10分鐘內就會死亡,因此該病毒對我國人民威脅并不可怕。同時,沒有實驗證明禽流感病毒能在人與人之間水平傳播,這就減少了病毒的傳播途徑,在嚴密完整的防控措施下禽流感疫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實習生楊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