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成在嶗山調研農村教育、勞動力安置、社會保障問題時指出
認真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求
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本報訊
昨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世成來到嶗山區北宅街道辦事處五龍澗村,調研農村教育、勞動力安置、社會保障等情況。他指出,要認真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求真務實,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讓老百姓滿意。
五龍澗村位于嶗山水庫上游南岸的群山之中,全村207戶,547人,無集體經濟收入,有剩余勞動力197人。杜世成等首先來到村幼兒園,查看了幼兒園設施,當了解到全村無失學兒童時,杜世成對他們重視教育的做法表示滿意。隨后,杜世成等在簡陋的村委辦公室聽取村黨支部負責同志匯報了村有關情況、面臨的困難及打算采取的措施等,并與區、辦事處、村負責同志和隨行的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進行了座談。
杜世成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解決農村問題的根本在于發展農村教育。為人民著想,為民族著想,為青島未來著想,就必須大力發展教育,尤其要解決當前農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在九年義務教育達到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新的突破,對那些無智力障礙、但又沒有考入高中的學生,要研究措施讓他們讀完高中,財政、民政、教育等部門要共同努力,解決他們的入學、食宿等問題,使他們繼續受到教育,進一步提高素質。要千方百計完善農村教育設施,逐步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徹底消滅農村學校的“黑屋子”、“土臺子”。
杜世成指出,長期以來,嶗山水庫上游地區的人民顧全大局,作出了很大犧牲。要在保護好寶貴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前提下,以安排勞動力充分就業來研究產業布局,探索發展的新路子。可以發展生態產業,但杜絕各類污染項目、杜絕濫挖濫采的原則不能動搖;可以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發展休閑旅游產業,但不搞房地產開發的原則不能動搖。市、區、街道、村要共同努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好庫區剩余勞動力安置問題。
杜世成對去年嶗山區實行的老年居民補助政策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從長遠看,農村養老保險不能單純依靠財政,要走社會化的路子,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使失地農民不失業,失地農民不失保,失地農民不失靠。這件事要先在嶗山、黃島、城陽等近郊推行,然后向遠郊推進。要立足長遠,不能搞一蹴而就。
市委常委、秘書長張澤忠,市委常委、嶗山區委書記李增勇等參加了調研。(本報記者王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