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年新春,島城傳統廟會的火爆讓人始料未及,舉辦者在欣喜的同時,卻為受場地制約而留下無法施展的遺憾。
蘿卜會和元宵山會合并后,一直在場地相對開闊的臺東商業區舉行,今年蘿卜會元宵山會的火爆與場地局限的矛盾越發突出:當代廣場、和興路、榮華小區步行街上的攤位相當擁擠,人流已經達到飽和。有些甚至影響到一些臨街店鋪的正常經營。而天后宮的擁擠更能想見,上萬的游人幾乎把這里擠爆了?勺鳛椤皦狠S”節目的糖球會的熱鬧,將是可以預見的。突破發展空間的制約,成為傳統廟會展現新的生命力的重要前提。
撰稿王哲
沒有元宵的元宵山會依然是民俗"大餐" 市北醞釀節會變化
晚報訊
蘿卜會元宵山會已經開幕好幾天了,在蘿卜和各種小商品火爆旺銷的同時,我們也遺憾地看到,廟會的主角———元宵,已經漸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元宵攤形單影只
幾天來,記者在蘿卜元宵山會探訪時,發現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各類攤點中,難覓元宵攤點,記者從道口路、榮華小區步行街一直找到和興路,才在密密麻麻的攤點中找到了一家元宵攤點。這家元宵攤點叫“小文”,可能是本屆蘿卜會元宵山會碩果僅存的元宵攤點。
不排除改名可能
蘿卜會元宵山會會不會名不副實,市北區財貿辦公室主任王叢寶認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識的變化,民俗活動肯定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這是歷史的必然。今后的蘿卜會元宵山會不排除改名的可能,但要經過有關主管部門的認真論證和研究。我們現在的想法是賦予它新的生機和活力。
將在民俗上下功夫
市北區財貿辦公室的同志認為,這幾年,市民非常關注廟會這類的民俗文化活動,而我們相應地動腦子少一些,求新求變不夠,今后,我們將探討如何賦予糖球會元宵山會新的內涵,增加節會的娛樂性和年味。真正為島城市民烹制一道濃濃的民俗大餐。
市北區文化局的有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今后,他們將著力在民俗文化活動上下功夫,挖掘廟會的文化內涵,增加民間藝人展現空間,希望能夠塑造一個文化品牌。
本報記者
小小天后宮涌進上萬人,“廟會經濟”火得讓人心跳
晚報訊
小小天后宮涌進上萬人,蘿卜一天賣幾噸,猴年新春,廟會經濟讓市民過足了逛廟會、圖熱鬧的癮,而商家也樂得賺他個缽滿盤滿。廟會經濟在城市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懷舊情結下,越見興旺。
盡管廟會的組織者大都“在商不言商”,大談廟會的民俗內涵,對具體的“進項”諱莫如深,但實際上從這幾年越來越紅火的幾大廟會可以看出,這里面的確有錢可賺。
蘿卜會元宵山會這一沒有廟的廟會,不收門票,但招商的攤位早早被搶租一空,來晚一點的都搶不到好地角。客人來自五湖四海,足見傳統節會的吸引力。據介紹,今年招商的收入比去年有了明顯提高。蘿卜的火爆有目共睹,據市北區財貿辦公室的有關人士介紹,這幾天已經有七八十噸蘿卜運進青島,這幾天的銷售量達到了十幾噸。小商品的交易也很紅火。昨天下午,記者看中了一箱包經營攤主的兩個拉桿拖箱,可是一圈轉下來,攤主面露難色地告訴記者:“包賣完了,很抱歉,你到別的攤點去看看吧。”他說,這兩天的生意比年前的夜市要好三四倍。
天后宮廟會每人要收八元的門票,這幾天還是涌進了上萬人,一些雜技、舞獅表演很受歡迎,臺下幾乎座無虛席。天后宮內的許多民間藝人的生意也都不錯。辦廟會就不愁沒人,也不愁沒人花錢呢,有關人士認為,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廟會使得人們在過年的喜慶氣氛中的“消費欲求”有了一個釋放的空間。正是因為看好了廟會經濟的潛力,蘿卜會元宵山會的組織者開始考慮如何求新求變,天后宮也把新正廟會由原先到正月十五延長到了正月底。
據介紹,國內廟會經濟最發達的北京,春節期間一天就有10場廟會同時開場,有不少主辦者廟會期間的收入能夠超過千萬元,青島與之相比還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需要政府和其他有關部門改進思路,在解決一些廟會活動存在的一些問題基礎上,能給廟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和便利,讓商家和市民從中獲得快樂、獲得利潤。接下來的海云庵糖球會能否一如既往地火爆,讓我們拭目以待。
市北區財貿辦公室主任王叢寶
要為蘿卜會找新場地
天后宮市民俗博物館館長田清來 沒法施展太遺憾了
因為臺東的客觀條件,解決這一問題有一定難度,但我們會積極地協調各部門進行解決,尋找更合適的地點。臺東三路條件就比較好,長度和寬度都合適,還能延伸到威海路、延安三路上,是否可以利用,還要進一步地探討和論證,并提交有關部門批準才行。
天后宮這幾天涌進了上萬人次的中外游客和市民,門票收入也翻了十幾番,可就是因為空間限制,不光沒法招商,原先一些活動的設想有能力實施,但是都沒法實現。比如民俗文化大集展示、民間藝人現場表演等,沒有完成很遺憾,今后希望能協調有關部門,借用一些空閑的場地,把這一活動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