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供水管理處獲悉,去年我市實施的海水沖廁示范項目指標全面完成并獲重大突破:“青島市海水沖廁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或居世界領先水平;雙星熱力廠綜合樓海水沖廁通過國家階段性驗收;南姜小區海水沖廁技術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批準,泵房選址方案業已確定。
據介紹,市供水管理處與青島建工學院聯合承擔了“青島市海水沖廁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重點對沖廁海水的后處理技術和有關經濟技術指標進行研究,并將示范工程設在雙星集團熱力廠綜合樓。該項目已于去年底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階段性驗收。國內專家認為,該項課題在耐鹽嗜鹽菌的培養馴化及接種技術、耐鹽藻類的培養技術、耐鹽凈污植物的培養技術、新型海水凈水絮凝劑等方面獲得的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尤其是新型大生活用海水絮凝劑居世界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作為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市供水管理處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聯合還承擔了“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研究”。該課題旨在深入開展海水沖廁的取水、后處理以及防腐防海生物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并擬建立20萬平方米住宅小區大生活用海水(海水沖廁)示范工程。
據了解,去年我市將上述示范工程確定在由中房公司開發的南姜小區,同時編制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并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南姜小區大生活用海水技術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由市計委批準,泵房選址方案已經市規劃局批復。
有關專家指出,南姜小區海水沖廁示范工程將是國內首次用海水替代淡水用于居民沖廁,不僅將填補國內空白,也為全國沿海城市大生活用海水的實踐樹立榜樣,并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持,具有極其重要的工程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本報記者寧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