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前武器核查小組組長戴維·凱23日剛一卸任就向布什政府公開發難。他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稱,他不相信伊拉克大規模地藏匿了化學或者生物武器。
自己人“挑戰”布什
“我不認為它們(生化武器)存在,”凱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人們認為伊拉克在上一次海灣戰爭(1991年)之后生產了許多(生化)武器,但是我并不認為在上世紀90年代之后有大規模的生產計劃。”
在去年的伊拉克戰爭結束后,凱受命組建了伊拉克調查小組,率領上千人的專家隊伍浩浩蕩蕩開赴伊拉克,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在經過了長達幾個月的仔細檢查后卻一無所獲。
路透社記者塔巴蘇姆·扎卡里亞認為,凱的這番講話直接對布什政府發出挑戰,因為美國政府在去年3月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最大理由就是薩達姆政權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核查組長“撂挑子”
凱在2003年底返回美國度完圣誕假期后向中央情報局提出不愿返回伊拉克繼續工作。他在解釋自己辭職的原因時說,是因為在一系列問題上和美國政府產生了矛盾,五角大樓不僅減少了向伊拉克調查小組提供的資源,并且要求他們將工作重點從尋找違禁武器轉移到和游擊隊作戰上來,引起凱的不滿。談到自己今后的打算時,凱表示希望去私營部門工作,而不愿再為政府繼續效力。
“接班人”還是沒轍
更令白宮和五角大樓感到難堪的是,凱的繼任者———美國資深武器核查專家查爾斯·迪爾費爾也持同樣的觀點。
迪爾費爾本月初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A
BC)采訪時表示,他對伊拉克是否擁有非常規武器表示質疑。“凱和他的團隊已經很努力地尋找了。我認為他們沒找到的原因很可能是根本就不存在這些武器。”
白宮仍死不認錯
對于凱的講話和由此帶來的置疑,白宮的態度十分堅決,那就是死不認賬。
美國副總統切尼日前在接受一次廣播采訪時說,美國并沒有放棄在伊拉克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努力,“現在下結論仍然為時過早。”
而布什本人則在本周發表國情咨文時繼續為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解,“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那么這個獨裁者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將延續至今。”(據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