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許多名人在除夕之夜卻留下了永載史冊的佳話。
唐代苦吟詩人賈島,每年除夕都要取一年之作置于案上,焚香叩拜,以總結一年創作,預祝來年筆耕豐收。
宋代大詩人陸游,在南宋嘉定二年除夕,寫下了一首幾百年來為人傳誦的詩作《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表現了期盼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對天文工作傾注了畢生的精力,對世界天文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一生中的除夕夜都是在觀察天象中度過的。
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祥興元年被元軍俘至大都(即現在的北京),囚禁了四年。有一年除夕,他感慨萬千,曾在獄中吟了首除夕詩:“命遂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
古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為打通我國與海外的經商渠道,永樂三年率艦隊通使“西洋”,前后“七下西洋”,總計達28年。因此,鄭和一生中有24個除夕是在海上度過的,為我國歷史上在海上過年的名人之最。
近代史上的革命先驅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20多名革命志士,1904年除夕,以聚餐為名,在湖南長沙建立了“華興會”,提出了“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戰斗口號,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打響了第一炮。
近代著名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劉天華,每年除夕都要演奏迎接新年,他的名曲《良宵》,就是在除夕之夜創作而成的。林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