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G
DP)為116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在遭受非典疫情和頻繁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確實是來之不易的。
分產業看,2003年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247億元,同比增長2.5%,增幅同比減慢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為61778億元,增長12.5%,加快2.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7669億元,增長6.7%,減慢0.8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2003年一季度我國 G
DP同比增長9.9%,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由原先發布的增長9.1%修訂為9.6%,四季度增長9.9%。
李德水在記者招待會上說,2003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1045億元,同比增長17%,成為經濟快速增長的引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118億元,增長26.7%,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42億元,增長9.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1.2%。
2003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比上年增長9.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622元,增長4.3%;城鎮新增就業850萬人,超過了年初確定的800萬人的奮斗目標;實現下崗職工再就業440萬人,超過年初確定的400萬人的目標;2003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達到4033億美元,當年增加了1168億美元。
李德水說,2003年我國經濟完全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實現了高速增長,物價基本穩定,就業有所增長,國際收支平衡且有節余。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