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03年,我市哪些環境保護工作或事件讓市民特別關注并留下深刻記憶?近日,市環境保護局組織的“2003年青島市環境保護十件大事”評選活動揭曉。市民從候選的22件事中,投票選出了對我市污染防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的十件大事。
1、4月30日,市長夏耕與各區市政府、有關市直部門、單位簽訂了2003-2005年度《環境保護責任書》,明確了全市重點環保工作目標和責任。
2、我市繼續開展淘汰燃煤鍋爐工作,年內共淘汰133臺;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淘汰燃煤鍋爐2317臺,鍋爐淘汰率達到燃煤鍋爐85.3%,極大改善了我市大氣環境質量。2003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6天,優良率89.3%,再創歷史新高。
3、市內七區環保部門實現垂直管理,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及機動車排氣污染監控中心成立,環境監管機構進一步加強。
4、12月18日,在全國環保系統率先通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的行政管理與服務過程”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認證。
5、《青島市餐飲娛樂服務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規定》4月15日起施行,要求餐飲項目建設前進行公示,不再批準利用居民住宅及相鄰層網點房開辦餐飲、娛樂、加工等項目。
6、11月28日,膠州市獲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榮譽稱號。
7、12月26日,青島港集團公司通過國家環境友好企業考核驗收,成為全國首批四個、交通服務行業惟一一個獲此殊榮的企業。
8、投資3.72億元的青島發電廠大型煙氣脫硫工程動工興建,該廠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占全市的20%,該項目的興建,將大大改善我市空氣環境質量。
9、《青島市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方法》于2003年3月正式施行,為利用經濟杠桿促使企業提高污染治理積極性,降低治理總體成本起到了推動作用。
10、我市建成海泊河中水回用和團島中水利用試點工程,城市污水廠集中供水能力達到4.1萬噸/日,中水年使用量達300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果。(李昊倫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