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市運用高科技手段精心呵護森林平安。去年以來,嶗山區、膠南市、城陽區等地已相繼建起了森林防火微波監控系統。目前,高科技的“千里眼”遍布嶗山、大珠山、小珠山、大澤山等主要山區,監控面積達到90萬畝,占全市山林總面積的70%。微波電子監控系統的建成,實現了我市護林防火的現代化,在全國屬于首創。
“造林難護林更難”。我市共有森林近120萬畝,防火任務相當繁重。尤其是每年的冬春季節,森林火險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如遇干旱之年,森林防火難度更大。怎樣才能使森林防火有備無患?為此,我市決定運用高科技手段,建立森林火險的預測預報系統。
微波電子監控裝置是一項現代化的高科技設備,它性能安全、可靠、先進,能對所觀測的山林實施全天候、全方位、多角度的監控;能夠根據當時的風向、氣溫、日照、森林的郁閉度和林內的可燃物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按照森林火險級別的劃分,進行火險等級預報。當火險發生時,自動報警系統就會啟動,并立刻發出警報信號。通過控制中心的適時監控,既可以進行各種信息的處理,為滅火指揮人員提供直觀的畫面,也可以通過智能多媒體的控制技術,將圖像數字信號壓縮,自動貯存備查。
日前,筆者在嶗山林區監測控制中心看到了這套微波監控系統。監控中心的一面墻壁上,排列著由8個監視器組成的大屏幕。這8處電子監控裝置,與在嶗頂、舞山等8個制高點上安裝的超低照度的電子監控裝置連接,日夜不停地監視著嶗山大片山林的情況,監測范圍內的山坡、谷底、溝坎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毫無遺漏地傳輸到監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如果需要大范圍的觀察,可以將畫面推遠,這時萬畝山林盡收眼底;如需仔細察看,又可以將畫面拉近,盡察細微,不露一處疑點。
這套監視器還與指揮室的模擬大型沙盤遙相呼應。沙盤是嶗山30萬畝大山的縮影,在這里可以宏觀俯視嶗山,一旦山林出現火情,微波監控系統會把險情傳輸過來,沙盤上相應位置上的紅燈就會閃動,可以使指揮員準確地查準起火位置,組織人員直撲火險地點。
據介紹,目前,市和區市兩級政府已先后投資在嶗山、黃島、膠南、平度、城陽等區市建設了微波監控工程,組建了4個指揮中心、20個監控點。今年,山林較為集中的即墨市也將安置微波監控系統。
有一組數字可以說明高科技在森林防火中的巨大作用:去年與前年相比,我市的受害山林面積、燒死燒傷樹木和火災受害率分別下降了63%、78%和0.64個千分點,火災受害率降到了國家1‰的控制標準以內。據了解,兩年來,嶗山區共發生森林火警30起,因微波系統實施了24小時監控,均及早地發現了火情,并被成功撲滅,沒有釀成一起火災,有效地保護了森林資源。(學勇劍國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