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醫務人員在檢查果子貍。新華社數碼傳真
據新華社廣州1月16日電
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非典防治聯合專家組組長、流行病學專家羅伯特·布賴曼16日在廣州表示,專家組在廣州最近確認的非典疑似病人工作過的餐館和當地一家大型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內裝活體動物的籠子里檢測出了非典樣冠狀病毒,從而認定果子貍是病毒的主要載體之一。
果子貍確實“攜毒”
專家組此前在廣州停留了近10天,先后考察了廣州新發非典疑似病人曾工作過的“梁錦記同得利海鮮餐廳”、廣州市最大的野生動物交易市場———新源凍品禽畜綜合市場以及兩名病人的居住地番禺麗江花園和市區內的一所出租屋。
在考察行程中,專家們先后在餐館和市場內裝活體動物的籠子里刷取了一些塵土、動物糞便等作為樣本;在病人的家中,專家從墻上、桌上和地上采取了大量的土、空氣和水樣本。
專家對從籠子里取得的樣本進行了 P
CR檢測,結果發現所有的樣本都有陽性反應。布賴曼說,考慮到這家餐館的籠子不久前裝過果子貍,動物市場上的籠子也裝過果子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確認果子貍確實攜帶非典病毒。
果子貍該殺
“目前我們還不清楚果子貍到底在非典冠狀病毒或非典樣冠狀病毒的傳播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但我們相信它們確實與病毒的傳播有關。”布賴曼說。“同時由于籠子也裝過其它的動物,也許獾、貉等動物也參與到了這一傳播過程中。”
專家組同時對采集來的環境樣本進行了檢測。布賴曼說,通過檢測,專家組有足夠理由認為在去年的非典疫情中動物可能直接將病毒傳染給了人,而且又是動物將病毒留在了周圍環境里。
專家組成員、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許銳恒說,目前衛生部和世衛聯合專家組的考察結果證實了此前疾控中心的研究結果。他說,這一結果也證明目前廣東正在進行的要求餐館停止銷售果子貍、居民停止食用果子貍和殺滅市場上的果子貍的行動是有合理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