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國際政治形勢是圍繞著伊拉克危機展開的,并且由此引發了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單極化與多極化兩種勢力空前激烈的較量和斗爭。
展望2004年,雖然類似斗爭將繼續向深層次發展,但國際形勢總體上將較為平穩,大規模的軍事沖突不會再現。
2004年是美俄兩大國的大選年,也是歐盟的東擴年,各大國都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內部政治,但它們內部政治的變化都將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大選將在2004年11月舉行,目前對其前景進行預測為時尚早。無論是布什連任還是民主黨候選人獲勝,從大選對美國對外政策及國際政治的影響來看,有兩點值得關注:
第一,美國政府將努力做好在伊拉克的所謂“交權”,扶植一個能夠被其操縱的傀儡政權,并在駐伊美軍進行大規模換防的同時尋求更多的國家出兵伊拉克。
第二,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動將有所收斂,盡量利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來實現其戰略目標。
俄羅斯大選不會有任何懸念,普京無疑將繼續連任。鑒于最近外高加索和中亞出現的新形勢,俄羅斯將更加重視鞏固和加強獨聯體的團結以及俄在這個地區的地位。
歐盟2004年將完成接納10個新成員國和制訂憲法兩大任務。屆時歐盟不僅將在組織上得到壯大,更主要的是將初步完成由經濟一體化向政治一體化過渡,這意味著它將以一支獨立的力量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
日本新的大選剛過,小泉繼續執政,日本首次出現了由自民黨和民主黨兩個保守政黨壟斷政壇的局面,這將使日本政治進一步右傾化,在外交上繼續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系的同時,將重視加強它在亞洲的地位和影響力,謀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大國之間的合作與斗爭將同時或交叉向深層次發展,大國關系將更加復雜多變
美俄關系總體上將繼續保持合作為主的態勢,但由于美國插手格魯吉亞問題,并擬在阿塞拜疆建立軍事基地以及拒絕俄羅斯公司參與伊拉克重建項目,美俄矛盾勢將加深,俄對美國的防范將加強。
美歐之間類似2003年在安理會激烈對抗的局面將不會再現,但雙方圍繞單邊還是多邊、一國獨霸還是共同管理世界事務的矛盾沒有也不可能消除。
溫家寶總理訪美取得圓滿成功,無疑將對中美關系的繼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但在美國大選之年,中美關系仍將面臨兩大考驗。首先是臺灣問題。其次,中美貿易問題將成為美國競選斗爭的焦點之一。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