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今年寒假比往年長一周,孩子們終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放松一下啦。可是昨日記者從島城中小學了解到,面對長假,孩子們并沒有真正輕松起來,由于無人陪和無處可去,剛剛走出校園的他們不得不再走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去開始他們另一種與校園類似的學習生活。
而同樣的尷尬也擺在大多學生家長的面前,假期時間長了,家長們都要上班,誰來陪著孩子玩,誰來管孩子呢?
半數孩子沒人“陪”
“我和她爸爸都要忙著上班,雙方的老人一家在鄉下,一家在外地,我們只好和幾個朋友一起合伙請保姆跟孩子們一起過寒假啦!”從記者調查的情況看,寒假無人陪的孩子并不在少數,尤其是小學更加普遍。
記者隨機調查了市實驗等校,結果發現有近一半的孩子處于寒假“自由人”狀態。
培訓班成了臨時“托管班”
藝術班、美術班、瘋狂英語訓練營,還有各種各樣的冬令營,都看好了長假。一名叫李智明的學生家長昨天領著剛剛走出校門的兒子到一家英語培訓班報了名。“孩子在這里能學到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這里有那么多孩子在一起,老師看得也緊!”這位家長說,很多家長讓孩子上假期培訓班的主要原因,都是把這里看成了孩子的臨時“托管班”啦。從島城寒假各類培訓班的報名情況來看,學玩結合的一些班大受學生和家長的青睞,而相反一些純粹的補課性質的提高班,則受到了冷落。
學校呼吁社區向孩子開放
“從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看,假期學生的管理應該是屬于社區的,孩子離校后馬上到所在社區去報到,由社區組織參加假期實踐活動。”育才中學的辛主任說,假期老師要參加培訓來充電,還要參加各種教學研究活動,因此很少能顧得上學生。“一個孩子迷戀上了網吧,開學后老師就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讓他‘改邪歸正’,有的陷得深的孩子,老師怎樣努力也拉不回來。”辛主任說,假期里讓孩子處于“自由”狀態,對學校的教育是個很大的挑戰。據了解,現在市內的不少街道和居委會都設置了社區學校,但真正能夠攏住孩子心的并不多。老師和家長們都盼望著假期里孤獨的孩子能在自己社區里找到伙伴,找到快樂和安全。(記者姜寶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