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青島一百多年的城市發展歷史,早在上世紀初的1903年,“彩票”就融入了青島市民的生活中,盡管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還達不到人人都有錢買彩票的程度,但作為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原始記錄”,“彩票”的出現,也正說明了那時的青島,“新生事物”層出不窮。
在青島,由中國人自己經營創辦最早的一家中文報紙,就是1901年2月由朱淇創辦的《膠州報》(周報)。在1903年2月份出版的一期青島《膠州報》上,有一則彩票廣告,標題是“敬啟者本公司承允”,內容是:“大德膠州印捐彩票每月開彩一次,現開第18會,共設票六千張,每張分為10則,每則洋5角,每張英洋五元,擬于西歷1903年3月13日即華歷光緒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上午10點鐘,經蒙青島督派委員監督在青島本公司開票臺當眾開彩,凡紳商仕庶均可到看,以昭公道,中式彩銀隨時憑票到本公司寫字樓領取或在各埠分局領取無誤,茲將第18會中式彩銀臚列:首彩一張洋1萬元,二彩一張洋2千元,三彩一張洋1千元,四彩4張,每張洋一百元,五彩8張,每張洋50元,六彩9張,每張洋25元,七彩五百零五張,每張洋15元。貴客有欲零買者請移玉至青島各處。青島仁濟公司謹啟。1903年2月。”
當時,彩票開獎時,經銷彩票的“青島仁濟公司”在《膠州報》上以“彩票喜志”為標題,公布中獎情況。曲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