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市疾病控制中心參與的世界衛生組織確定課題“控制兒童被動吸煙項目”日前正式啟動。至此,該中心參與的國際課題已達6項,每年爭取課題經費約150萬元,對提高我市防病能力和科研水平發揮了推進器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上大約一半的孩子經常被動吸煙。研究表明,被動吸煙對兒童的健康具有巨大威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咳嗽和呼吸困難、中耳疾病、哮喘加重等。這些健康危險需要從預防的角度認真闡述,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和處于轉型期的國家。另外,環境煙草煙霧也是一個重要的室內污染物,其中包含致突變和致癌成分。由于全世界范圍內煙草使用非常流行,所以這個問題有非常重大的公共衛生意義,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減少孩子在家中和公共場所的被動吸煙。為此,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了“控制兒童被動吸煙項目”。
我市是該課題在中國的6個參與城市之一,將把市南區作為課題實施區域,于近期選擇6所小學的5-6年級和6所初中的一至二年級學生約1000-1200人、學生家長2000-2400人、教師約600-1000人作為目標人群,根據對目標人群的基線調查分析,掌握青島市目前兒童被動吸煙情況及重要環節和相關因素,了解中小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被動吸煙健康危害的認知水平,探索一套行之有效、可持續發展的兒童被動吸煙控制策略。
該項目研究將實施3年,其間我市每年從世界衛生組織獲得6萬元課題經費,用于課題的組織實施。
據悉,近年來,我市疾病控制部門積極爭取國際合作項目,除該課題外,該中心還參與了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中國七城市健康行為干預”課題、與美國中華醫學會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開展了“遺傳因素對慢性病及健康影響的雙生子研究”、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開展了“中國慢病前瞻性調查”。此外,該中心近期還將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開展雙生子健康行為干預研究、與美國一家結核病研究所聯合開展艾滋病與結核病人的相互交叉感染研究。
參與國際合作課題研究一方面解決了疾病控制機構普遍面臨的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問題,另一方面,迅速提高了我市在疾病預防和控制方面的科研水平。如與美國中華醫學會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開展的“遺傳因素對慢性病及健康影響的雙生子研究”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了我市2003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逄增昌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給政府提供疾病預防和控制方面的有力的技術支持,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是疾病控制機構的當務之急。而在本單位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爭取國際課題既可以帶來配套經費,又可以在短時間內與國際上先進國家的相關機構保持科研同步,是一條迅速提高我市疾病控制機構工作水平和人員素質的捷徑。今后,疾病控制機構將努力把科研課題所取得的成果應用于防病工作實際,盡快提高我市的疾病預防和控制能力。(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