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山東市場上零幣一片叫缺聲。
“我商場亟須1元零錢,如有顧客能提供,我們將贈送您小禮品一份。”不久前,青島一家超市貼出了這樣的告示。而類似內容的告示,如今在山東的很多超市、商場都能看到。
元旦伊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專門向各地銀行下發了收集零幣、解決市場需求的文件。各銀
行內部還對全體職員下達了把各自手中零幣集中上交換整幣的任務。
一些學校開始動員學生將自己手中的硬幣集中兌換。
甚至有人出來做零幣兌換的買賣。據報道,一些農貿市場的小商小販向商場提出不等價兌換,“基本行情是98元零幣可兌換一張百元鈔票”。
業內人士分析,山東市場零幣大量沉淀,是硬幣緊缺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貨幣金銀處的數據顯示,2003年,該分行為了解決硬幣短缺的問題,共從央行調運1元硬幣34車皮,共計2.72多億枚,全部投放市場,但70%沉淀下來。
山東省是全國首批“小額貨幣硬幣化”試點省份之一。1元以下紙幣只收不付,1元以下貨幣全部投放硬幣。結果是:一方面,市場上流通的零幣紙鈔漸漸減少,另一方面,硬幣投入流通卻又沉淀于民。
為緩解這一局面,元旦后,山東又從央行調撥3車皮1元硬幣和紙幣,共計5600萬元投入市場,但收效甚微。
據介紹,國家每年生產硬幣需要大量的鋼材,1元硬幣的制作成本已相當于本身價值,沉淀的硬幣占用了大量資源。由于硬幣的生產材料供應緊張,加之生產能力限制,供不應求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觀。
業內人士認為,要根治“零幣荒”,必須倡導刷卡消費。1月11日,中國銀聯濟南分公司與濟南各入網金融機構的行長上街宣傳,倡議市民刷卡消費,化解零幣短缺矛盾。
山東省是全國第一個實現銀行卡聯網通用的省份。但是,近年來一直穩定上升的ATM(自動取款機)跨行交易量,最近半年來卻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
據分析,部分持卡人不愿使用銀行卡,主要是因為占全省發卡量70%以上的四大商業銀行從去年開始向持卡人收取跨行取款手續費(每筆2元錢)。此外,用銀行卡刷卡消費,銀行一般每筆業務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一些商場對此有抵觸情緒,不愿意設或少設POS機。
濟南銀座商城副總經理劉增壽說,目前商家每收一筆刷卡單,就要按刷卡金額向銀行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這部分費用完全由商家承擔。現在競爭激烈,像家電類商品利潤微薄,商場往往不堪其重。此外,刷卡消費后消費者如果退貨,商場不得直接退還現金,只能從原卡退回,退款時間長,也給商家帶來壓力。
對此,中國銀聯濟南分公司總經理李金良表示,將聯合成員單位進一步改善銀行卡的受理環境。(記者/鄭燕峰)
中國銀聯濟南分公司:現鈔使用越多 國家負擔越重
中國銀聯濟南分公司辦公室主任單長勝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國家為貨幣投放承擔著巨大費用。現鈔發行越多,國家負擔越重。
單長勝算了一筆賬,指出國家為貨幣投放承擔著巨大費用。除1元硬幣成本相當于本身價值外,1角的紙幣印刷成本已超過本身價值,2角的紙幣印刷成本大致相當,硬分幣的制作成本均已超過身價值。也就是說,現鈔發行越多,國家負擔越重。
單長勝說,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現鈔量最大的國家,山東省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現鈔使用期限一般為3年,也就是說,現鈔3年內周轉一次,每年需要銷毀的殘損人民幣要占當年現鈔投入量的30%左右。
每年投放市場的現鈔一般要由人民銀行總行從制幣廠先調往全國省會城市,然后由省會城市運往二級城市,再由二級城市運往各縣區,最后由各縣區再運往各鄉鎮。貨幣要按照國家最嚴格的保密物資來運輸,必須由專人持槍押運,一輛運鈔車就要百萬元以上。每年銷毀的殘損人民幣還要自下而上地運回去。因此,在中國貨幣運輸成本過高。
使用過的現鈔回籠后,要由人民銀行進行“清分”,以剔除殘損紙幣。僅1臺清分機就價值100多萬元,每年維修費要30多萬元,捆現鈔的紙條、繩及人工費同樣開支巨大。另外,破損現鈔的銷毀機一臺要1800多萬元。山東省已經先后投資1億多元購置設備,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流水作業。
他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倡導刷卡消費,減少現鈔流通。(鄭燕峰)
據《中國青年報》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