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年內發表29篇 S
CI收錄論文,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青島科技大學研究生處處長、博士生導師建方方教授的確做到了。
2003年建方方教授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 S
CI收錄論文29篇,其中第一作者26篇,第二作者1篇,第三作者2篇。一年發表29篇 S
CI收錄論文,這與2002年該校年發表 S
CI收錄論文總和持平,在我市高校科研工作者中也實屬罕見。1999年,建方方教授在南京學習期間,就曾經以
S
CI收錄論文在全國排名第13位,在江蘇省排名第1位,在全國材料學學科排名第2位,并因此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譽為“中國
S CI收錄論文高產作者”。2003年建方方教授又發表了29篇 S
CI收錄論文,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產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論文被 S
CI收錄創了新高外,建方方教授還有兩高:一是僅依靠“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基金資助,在2003年內就已發表了18篇
S
CI收錄論文,成果產出比高;二是影響因子最高。建方方教授的論文《新穎雙皇冠狀金屬冠醚鎳簇化合物》發表在影響因子8.0以上的《德國應用化學》雜志上,這也是近些年來中國學者在化學學科上發表論文影響因子最高的雜志。(本報記者趙笛本報通訊員曲明)
相關鏈接:科學引文索引, S cience Cite Index,簡稱 S
CI,是國際最有影響,最為通用的科學檢索工具。 S
CI的選刊原則很嚴,一旦期刊被選中,則其中的文獻都被作為數據庫。自從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受國家科技部的委托,每年都對被
S CI收錄的論文單位和個人進行統計和排名,引起了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極大重視和關注。 S
CI收錄的論文的多少已成為評判一所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在科研績效評估時,被 S
CI收錄的論文數也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很多高等院校都要求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能在 S
CI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
作為國際重要的檢索系統, S
CI也是評判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一項標志。中國近些年在世界科技領域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S
CI收錄論文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95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5位,成為僅次于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的科技論文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