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情況。據初步統計,全國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約94.5萬人,比2003年的79.7萬凈增長14.8萬人,增幅18.4%,但凈增數和增幅都比2003年報考數有所回落(2003年比2002年凈增17.3萬,增幅27.7%)。其中報名參加統考82.5萬人,比2003年67.3萬人增長22.6%;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人數47.4萬人,占報考總數50.2%(2003年占48.2%),比2003年的38.4萬人凈增9萬人,增長23.4%。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上擴招的大好形勢,讓很多人預測2004年考研人數還會大幅增長,事實卻是,在絕對人數上漲的背后
,增幅下跌近10個百分點。2004年,為什么不考研?
■學生:考研成本太高 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
考研成本高是一個因素。馬上就要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女生小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報名費、書本資料費、參加輔導班、串講班這些費用加起來就已經3000多元了,自己來自外地,在北京租房幾個月房租又是接近2000元。她說自己考研也是沒有辦法:學的是比較冷門的哲學專業,又不是就讀于名牌大學,加上許多單位不愿意接收女生,只能冀望于提高學歷來增加將來就業的保險系數。據統計,一個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考研費一般在2000-4000元之間。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四男生告訴記者,他學的新聞專業,將來想從事的就是記者這個職業,從高中開始他就在報社實習,已經發表了不少作品,現在正在中央電視臺幫忙做節目。“我覺得新聞這個職業更多的是需要職業敏感和悟性,除非是為了做學術研究,讀研究生的意義不大。而且許多新聞單位更愿意要本科畢業生,因為他們年輕,能吃苦,也不會端什么架子。你覺得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有優勢嗎?你敢保證讀完研究生之后能找到更好更合適的工作嗎?”
■招辦主任:考生向名校集中
熱門專業無大變化
從公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04年研究生報名的總數雖然上升了,但報考主要還是集中在名校和熱門專業。排名前十的大學報考人數總共約為15萬,占到了考研人數總數的近六分之一;而排名前十的熱門專業報考人數總共為22萬左右,約占考研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專家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內在因素還是就業這根無形的指揮棒。許多就讀于普通大學的學生并不是為了做學問而讀研,而是把考上名牌大學當做改變自己命運的手段,為將來就業增加砝碼。熱門專業則是與未來的薪酬直接掛鉤的,這也存在著一個投資與回報的關系,因為冷門的專業將來就業同樣困難。
那報考人數的增幅為什么會回落呢?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主任生玉海談了他的觀點。北大2004年報考人數為19766人,比去年增加1200多人,但在今年七八月份時就明顯地觀察到,4月出現的非典疫情對學生備考沖擊很大,一些學生因為備考不足放棄了考試。還有就是學生中流傳著2004年讀研究生收費的說法,使得學校的預期宣傳口徑也發生了變化,也給考生傳達了不確定因素。學生認為自費讀研會增加成本,不如先就業再考研,所以放棄考試。
也有教育界人士分析,研究生連續幾年擴招,導致社會上對研究生招生規模和質量產生一些負面的討論,考生的心理期許和評價值也在降低,熱情下降也可以理解。再加上研究生畢業同樣面臨就業壓力,是否考研的確需要仔細掂量。但不管怎么樣,在決定讀研還是工作之前,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認真、仔細地分析,不要因為周圍的考研熱使自己的頭腦也發熱,沒有做出正確的分析就匆匆忙忙地投入了考研的大軍,同時,也不要急于就業而放棄自己真正喜愛的專業和深造的機會。(周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