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在網上與公眾進行交流,有網友大膽發問:“如果別人說你長相不敢恭維,你怎么想?”李外長欣然回答:“我的母親不會同意這種看法……母親為我的長相感到自豪。我在美國最大的大學俄亥俄大學演講時,3000學生曾起立給我3分鐘的鼓掌。如果我的工作使外國人認為我的祖國是美好的,就是我的幸福和榮耀!
李外長的這段不乏自信與幽默的回答,令我頗有感觸。人都有長相,有長相就有美丑,一個人走到這個世界,是丑是美,那是爹媽給的,你又奈若何?而要在這個世界立足,靠的應該是個人的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及端正品行等。因為一個人的才能、品行是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的,而正是一個人貢獻的才智可以使自己活得有價值。假如是一個殺人惡魔,即使長相再美麗也是一個丑陋的惡魔。前些年,有人說“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長得丑不是我的錯”,那也是一種對自己人格和才能的自信。
真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近年來,長相忽然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東東,就連曾經被稱作“天之驕子”的許多大學生也竟然因為長相不怎么樣而找不到工作,你學習好又怎樣?你有才干又如何?你敬業,你肯干,可人家需要的是俊男美女,誰還敢再說“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以前,人們還說長相是外在的,而才華與品德才是內在的;長相是短暫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逝,而品行才是永久的,可如今是“速食時代”,誰考慮什么長遠不長遠?甚至還有大學生竟然因身高相差5毫米而不能當公務員。所以,一些無奈的大學生只得先整容然后找工作!懊琅辈粌H“經濟”了,還“寫作”呢。以“身體寫作”的“美女作家”剛唱罷,又有“美男作家”來登臺,只要作者長相美,其作品就必然美,作者長得丑,其作品也必然丑,幸好矮個子的魯迅先生是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寫作,如果是生活在今天,只怕是連寫作的資格都沒有了。
李肇星部長在電視上我常見到,他的長相在這“美女俊男是經濟”的時代也許不算怎么樣,但他干的工作卻是經常展示形象的工作———國家的外交。他以出色的工作,展示了一個大國外長也是一個大國的形象,不也是很有風度嗎?美國的大學生聽了李外長的演講,起立為他鼓掌3分鐘,不也是被他的風度所折服嗎?“人人平等”,“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尊重勞動”誰都會說,但實際又如何呢?身高相差5毫米就可以把一個人拒之門外,長相不怎么樣者就工作無門,還遑論什么平等,什么尊重?母親為什么為子女的長相自豪?就是因為只有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是真正發自心底的,因此,在母親眼中,兒子長相不管怎么樣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不管能力如何都是最聰明的。
有一位中國教授在歐洲的一位同行家中作客,看到主人5歲的女兒,由衷地稱贊說:你真漂亮,有禮貌。待孩子離開后,主人說,你應該向她道歉,因為你稱贊她漂亮,而漂亮是我們的遺傳不是她努力的結果,況且,她還是孩子,缺乏分辨能力,你可能誤導她,使她以后看不起不漂亮的人;但你也不必太內疚,你稱贊她懂禮貌是對的,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什么叫平等意識?什么叫看一個人要看內在的東西而不要以貌取人?這個小故事對我們是否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