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六十多年前的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一舉逮捕了56名為英國效力的荷蘭間諜,并將他們中大多數人秘密處死。至于納粹情報部門當年究竟是如何得知這些荷蘭間諜身份的,英國方面為何對此無動于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解不謎。英國廣播公司(BBC)4日首度披露說:當年那批荷蘭間諜最后一名幸存者認為:英國情報機關當年是將計就計,以犧牲荷蘭間諜為代價,蒙騙納粹德國,讓后者誤以為荷蘭便是盟軍大舉反攻的對象!
大批荷蘭間諜被“喚醒”后慘死集中營一戰期間,荷蘭由于始終保持中立而幸免于戰火。二戰當中,荷蘭自1940年5月被德國占領,直至1945年才被解放。胡伯·勞沃斯原本在二戰期間是一位為同盟國英國效力的荷蘭間諜,1942年3月被納粹逮捕。在這之后,納粹逼迫胡伯假借“英國特別行動處”(SOE)的名義“喚醒”那些秘密潛伏著的荷蘭間諜。結果根據胡伯提供的線索,在綜合了其他各方情報之后,納粹一舉將56名與胡伯一樣為英國效力的荷蘭間諜擒獲,他們中大多數人后來送入納粹集中營中被折磨而死或者秘密處決。就這樣,英國在荷蘭苦心建立起來的間諜網絡一夜之間幾乎被摧毀殆盡。
密碼暗示被英國故意“忽略”?據胡伯介紹,當年他被捕之后,納粹情報機構指示他必須若無其事一如既往地往倫敦發送有關德國占領軍的情報,就好像被捕前一樣,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他已經被德國“招安”的情況。按照胡伯的說法,他在落入魔爪之后出于無奈的確向納粹提供過一些情報,可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他在給倫敦方面發送的電報中,暗中摻雜著一些密碼,以期暗示倫敦“英國特別行動處”總部引起注意,自己已經處在德國人的掌控之中。可是令胡伯大失所望的卻是,他的這番苦心似乎全被英國方面當成了耳邊風。他苦笑道:“我甚至懷疑地問自己,到底我是傻蛋還是他們(指英國特別行動處)?”
“英國游戲”誰是真正贏家?過去,英國政府解密的秘密情報中曾多次提到過一個納粹德國專用術語———“Englandspiel”,從德語直譯過來是“英國游戲”的意思,如果意譯則是指“針對英國人的游戲”。至于個中內情,卻從未見人透露。如今,六十多年過去了,已經頭發稀疏的胡伯一邊彈著手上香煙的煙灰,一邊告訴BBC記者:“秘密終究還是秘密。英國政府永遠不會解開這個謎底。”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也許世人永遠也說不明白。因為“英國特別行動處”保存在其倫敦貝克街總部的大量戰時檔案已經于1946年毀于一場莫名的大火之中。更要命的是,當年那些“英國特別行動處”的關鍵人物在收山之后從未有人出版回憶錄,披露二戰期間的那段秘聞。作為當年那批荷蘭間諜中碩果僅存的唯一一位,胡白堅持認為,在那場“英國游戲”之中,他和他的同伴只不過是整個棋盤上的小卒子而已,而掌控這場棋局的是英國人而不是德國人。
歷史學家爭論不休多少年來,荷蘭間諜當年是否被英國刻意“出賣”給納粹德國成了一個歷史懸疑,世界各國的二戰歷史專家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這只是“英國特別行動處”的一個不應有的疏忽,但是多數荷蘭歷史學家卻認為,“英國特別行動處”明知自己培訓的荷蘭間諜已經落網的消息,可是假裝視而不見,以便使德國相信荷蘭正是盟軍大舉反攻的焦點所在。按照胡伯的猜想,他的英國上司也許期望的正是大批荷蘭間諜被納粹德國逮捕的結果。胡伯認為:“早在我們當初在英國南部地區接受間諜培訓之時,就被告知我們當中95%的人將來總有一天會被捕。教官當時告訴我們,被捕之后可以向德國人提供情報,可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守一個保密底線———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泄露用于與組織聯絡的秘密信號。”不過對于英國政府讓荷蘭間諜故意落入納粹手中以蒙騙德軍的說法,研究“英國特別行動處”戰時行動多年的英國歷史學家MRD·福特卻持否定態度,他堅持認為,英國培訓的荷蘭間諜“素質低下”,所以才導致接連落網。(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也許世人永遠也說不明白。因為“英國特別行動處”保存在其倫敦貝克街總部的大量戰時檔案已經于1946年毀于一場莫名的大火之中。更要命的是,當年那些“英國特別行動處”的關鍵人物在收山之后從未有人出版回憶錄,披露二戰期間的那段秘聞。)作為當年那批荷蘭間諜中碩果僅存的唯一一位,胡白堅持認為,在那場“英國游戲”之中,他和他的同伴只不過是整個棋盤上的小卒子而已,而掌控這場棋局的是英國人而不是德國人。(來源:北京青年報/麥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