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市人才引進工程去年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共引進各類人才29986人,其中,本科以上高層次人才“111”引才工程目標大幅度超額完成,共引進博士239人、碩士和高級職稱人才1975人、大學本科人才17099人,比歷史最高水平的前年分別增長51.3%、40.6%、31.2%,另有留學回國人員128人。
我市的“111”引才工程目標是:全市每年引進博士人才100名、碩士及高級職稱人才1000名、本科人才10000名。針對這一目標,結合各項事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我市去年以來采取了一系列引進人才新舉措,主要包括:一是破除人才引進的屏障,進一步理順和簡化了人才入市落戶條件和辦理程序。其中重點著眼于不唯學歷、不唯資歷引進急需人才,包括根據我市制造業發展需求,大力引進高級技工人才等;同時著手出臺引進人才《青島市居住證》管理暫行辦法,方便人才柔性流動。二是突出奧運主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奧帆委招聘了26名高層次專門人才,并儲備了一批不同類型的優秀人才。三是創新人才招聘辦法,有針對性地多次赴外地和境外招聘,在國內外廣泛招才引智。全年引進國外智力項目97項,引進外國專家132人次;組團赴美國、加拿大參加“北美洲經貿洽談暨中國留學人員人才交流大會”,達成各類合作意向24個,涉及生物工程、軟件開發等10個領域;近日又組成了赴東北人才招聘團,在遼寧省、吉林省四個重點城市接連召開外語、外經貿專場人才招聘會,引起了眾多人才的關注。
另外,我市著力通過人才開發、人才服務促進人才引進。如與煙臺、威海簽署了“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人才開發一體化”工作機制合作協議,通過人事人才合作,實現人才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施高層次人才資源整合開發工程,建立高層次人才庫,已擁有80余個單位6000余名專家7萬余組有效信息;建立了市領導與高層次專家聯系制度,啟動了駐青院士健康服務工程;切實落實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有關待遇,去年共發放優秀人才安家補貼208.5萬余元。(本報記者戴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