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話語著他的“語畫”在新年之際出現在媒體面前。昨日上午,這位久無新作的作家在書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講著一口陜西方言的賈平凹開門見山地講此行目地有三:推銷宣傳新書《賈平凹語畫》,與廣大讀者見見面,順便來青島看看。他說“語畫”“書做的很好,美觀,至于內容還得看讀者的評價。”
“語畫”言語不完
大家熟悉的是賈平凹的文字,他怎么就畫畫了,而且出了“語畫”呢?賈平凹說藝術的各個門類之間有其聯系,同時要看每個人的天分和具體情況。“書法和繪畫不必經過專門訓練。”他說:“天分里有則寫則畫,天分里沒有就不寫不畫。”而且賈平凹自言“交的畫家朋友比文學朋友多。”,長時間的交往,也讓他對畫畫有了興趣和了解,一提筆,不僅有了字,也有了畫。
那在賈平凹眼中什么畫是好畫,什么書是好書呢?他說“畫只要刺激,有味道我覺的就好。”至于書不能一概而論,“我寫的多不一定好或不好,我寫的少也不一定好或不好。”
《廢都》說不清楚
《廢都》這部20世紀90年代引發中國“文化地震”的作品,近期將再版,新版《廢都》的序言已現跡網上。大家對再版一事比較關注,面對媒體的種種追問,賈平凹表現得挺無奈,“在這里我就不具體說了,暫時說不清。”他坦言《廢都》所受的褒貶、引起的爭論對他的確是個“麻煩”,而且“這個麻煩已經十多年了,至今還存在。”
新作關注鄉下
賈平凹的一口方言讓記者們聽得比較費力,他有點意味深長地說“改不了嘛!用不著改。”
其實賈平凹有很深的故鄉情結,他一直說自己出生成長在農村鄉下,他的作品也多涉及鄉下生活,現在的他也依然非常關注“鄉下”,他透露到今年五六月或者六七月可能會寫出一個長篇,主要是寫鄉下的一些事情,寫現在農村為什么大量的農民離開、寫農民一步步從土地上消失。
賈平凹說:“我老家的勞力都進城去了,農村現在很冷清,把一口棺材抬到墓地需要3個村子的人合伙。”這樣的情況,讓他很想寫一寫這個話題。
“奇事”有之寫之
《賈平凹語畫》中有一篇《敬佛現靈圖暨記文》,寫了燃香供佛香燃時呈蓮花狀,這是不是有點“迷信”?賈平凹說生活中有時候的確存在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實際上只是想通過那些展示農村或民間的一種生活狀態。記者追問余杰曾拿《聊齋》與他的“商州系列”作比較,說他在“裝神弄鬼”,他有什么反駁,賈平凹則只淡淡說了句:余杰的話聽起來不大好聽。(賈小飛孫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