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陳水扁完全背棄了上臺之初“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支持、推動所謂的“臺灣正名”運動,提出了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實行“臺灣新憲法”的“臺獨路線圖”,企圖制造“法理臺獨”。目前,陳水扁正企圖舉辦針對大陸的所謂“防御性公投”,為緊張僵持的臺海再添風浪。
與往年相比,2003年陳水扁的“臺獨”氣焰更加囂張,動作更加挑釁,性質更加惡劣,危害更加嚴重。陳水扁為一黨一人的選舉私利,伙同李登輝糾集島內外“臺獨”勢力,一邊繼續在內部施政上推行“漸進式臺獨”路線,一邊加碼進行各種“臺獨”升級行動。
陳水扁臺灣當局的“臺獨”言行正在逼近一個中國原則的“紅線”,使臺灣的安定和臺灣民眾的福祉面臨重大威脅,使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面臨重大威脅。事實證明,如果陳水扁膽敢發動所謂的“臺獨圣戰”,只能招致覆頂之災,只能受到包括廣大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唾棄。
■關鍵詞“臺獨時間表”
2003年,陳水扁“臺獨”言行的一個重大發展就是拋出了“公投”、“制憲”的“臺獨時間表”。春夏之交非典疫情暴發后,陳水扁為轉移島內民眾對臺灣當局衛生防疫工作的不滿,將非典問題政治化,推出所謂“公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議題。此后,他又接連拋出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實行“臺灣新憲法”的“臺獨時間表和路線圖”,把臺灣政局步步引入“臺獨”爭論之中,加劇了臺灣政局的動蕩。
■關鍵詞“公投制憲”
去年11月下旬,臺灣“立法院”在在野的“國民黨、親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導下,通過了限制“公投制憲”的“公投法”,陳水扁氣急敗壞,變本加厲地提出要利用“公投法”在2004年3月20日臺灣當局領導人選舉投票時同步舉辦針對祖國大陸的“防御性公投”。至此,陳水扁已完全拋棄了他的“四不一沒有”承諾,對兩岸關系發出了極大的“臺獨”挑釁。
■關鍵詞
“圣戰”
面對海內外中國人和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陳水扁表現得像一個狡詐奸滑、言而無信的低級政客,他時而對美國等國際社會表示自己辦公投“不涉及‘四不一沒有’承諾,也沒有統獨問題”;轉過身去卻又在島內大叫“‘四不一沒有’本來就沒有”,2004年的選舉“是對抗中共的圣戰”等。狂妄的“臺獨”叫囂,將陳水扁作為一個“極端臺獨分子”、“臺海危機的挑釁者”、“國際社會的麻煩制造者”的本質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