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典籍中,常“尊彝”連用,泛指祭祀的禮器,“出其尊彝,陳其鼎俎”(《國語》)。
因為古尊體量高大,造型莊重,由此而衍生出許多有意味的詞語,如“尊嚴”,“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荀子•致士》)。如“尊駕”,即大駕,“愚謂尊駕宜親幸江州”(《晉書•王鑒傳》)。如“尊公”,對人稱其父的敬詞,與“令尊”意同,“及超請急省其父,帝謂之曰:‘致意尊公’”(晉書•簡文帝紀》)。如“尊前”,即在尊長的面前,“使君曾是尊前客,誰與山泉作主人”(宋•歐陽修《惠泉亭》)。至于“尊重、“尊敬”、“尊奉”、“尊師重道”……難以盡列。
在明以前,尊(樽)這種盛酒器,多用于宴會行酒,“唐元和初,酌酒用樽杓,雖十數人一樽一杓,挹酒了無遺滴,無幾改用注子……”(《三才圖會》)。到明代,筵席上酌酒,已不用這種酒器,《天水冰山錄》中雖有此物,卻特稱之為“古樣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