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救援隊凱旋歸來
救援隊中的醫生在伊朗治療傷者■攝影/吳敏吳學杰
中國國際救援隊在完成伊朗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后昨乘包機歸國
中國國際救援隊完成在伊朗震區的搜救工作后,昨天上午10點半乘坐國航包機回到北京。國航的機組人員為38名救援人員精心準備了一個特殊的新年蛋糕,從2003年飛進2004年的救援隊員們在飛機上度過了一個難忘而特殊的新年。
“此次救援隊參加伊朗地震救援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搜救任務,是一次綜合國力的展示。”中國國際救援隊總領隊、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司長徐德詩對記者說,參加伊朗地震的救援行動是2001年4月27日救援隊組建以來的第四次“緊急出動”,“而這一次也是救援隊自組建以來參加的救援行動中災情最嚴重的一次”。徐德詩告訴記者,地震在巴姆地區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大面積房屋倒塌,由磚頭、碎石和土組成的掩埋不留空隙,被埋者生還的可能性很小。“我們救援隊克服了交通不方便、語言溝通難、晝夜溫差大、災害特別嚴重等等困難,完成了救援任務。”
徐德詩告訴記者,中國國際救援隊是到達伊朗震區的第一支亞洲救援隊,也是最早到達的9支國際救援隊之一。“剛到巴姆的第一天,盡管救援隊員已經40多個小時沒有睡覺了,我們還是立刻投入到當地的搜救工作中。救援隊員的搜救行動最長的一次達到了9個小時。”記者了解到,中國國際救援隊雖然沒有從廢墟下找到生還者,但是卻幫助當地居民排查了22具遇難者尸體,并對當地受災的情況進行了震后評估。
除了搜救生還者的任務外,中國國際救援隊中來自武警總醫院的醫生隊員們還對震區的傷者進行了醫療巡診和救護。救援隊員、武警總醫院醫生吳學杰對記者說,醫療小組的成員協助當地的醫療人員對數十名幸存者的傷情進行了現場處理和包扎,還幫助當地部分災民進行了衛生防疫的處理。
中國國際救援隊在執行國內地震的救援任務時又名“中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這支救援隊先后參與了新疆巴楚-伽師地震、阿爾及利亞大地震、新疆昭蘇地震、伊朗地震的緊急救援,多次經過“實戰”考驗的中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正在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救援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