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景觀不斷變化,時而清晰可見避雷針,時而只見朦朧樓影
晨報訊:12月21日下午,濃霧籠罩首府。18時許,一
道奇景突然出現――首府東南方向的天空中,隱約“飄浮”出來幾幢建筑物,約25分鐘后消失。記者有幸看到并用照相機攝下了這一奇特景觀。
當日18時10分,首府天空霧氣漸淡,但整個城市的建筑還淹沒在灰蒙蒙的霧中。在東南方,遠處的山峰上,一條紫色光帶上幾幢建筑物若隱若現。那景觀不斷變化,時而能清晰地看見建筑物頂部的避雷針,時而只見朦朧的樓影。
就在記者在晨報大廈29樓觀測這一景觀時,晨報熱線同時接到了許多市民打來的電話,反映首府東南方向天空中有奇景出現。
隨后,在眾多觀望者的贊嘆聲中,更為奇特的景象出現了:在紫色光帶下面出現紅色的光暈,光暈下面是白色光帶,它先是像一條“長河”橫亙天空,過了一會兒又撕開了天空的薄霧,將天空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淺灰色的霧,上層是白霧。
18時30分,景觀開始模糊,霧又彌漫了首府天空,整個奇景蕩然無存。
自治區氣象臺氣象專家魏榮慶在認真看了本報記者拍攝的三張圖片后,認為這是“海市蜃樓”現象。
魏榮慶說,海市蜃樓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僅能在海上、沙漠中產生,在城市中出現比較罕見。
出現這種奇觀時,近地面大氣在垂直方向的溫度分布不均勻,導致大氣密度不均。熱空氣密度小,冷空氣密度大,使得空氣的折射率也逐漸增大。這時,遠處建筑物反射出來的光,從上層較密空氣進入下層較疏空氣時被不斷折射,其入射角逐漸增大,增大到等于臨界角時發生全反射,將地面的景物反映在天空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空氣中的密度趨于均勻,這種現象就消失了,所以時間很短。
文/本報記者范瓊燕
圖/本報記者張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