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似小小的游艇,卻能帶來上千億元的相關產業收入。(信息時報圖廖卓斌 攝)
中新網12月21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自廣州的消息說,珠三角經濟高速增長,聚集了一批又一批“富翁”,其中為數不少的“富翁新貴”成功立業后,往往追求高品味、高檔次的消遣享受,其中玩私家游艇,更成了不少珠三角富翁的心頭所好。由游艇產業所衍生的商機亦成就了當地一系列產業,“游艇經濟”已逐漸浮上水面。
據稱,玩私家游艇、開私家飛機和圈島嶼當“島主”,已成為珠三角新貴們的三大新游戲,其中則以玩游艇最早盛行和最為熱門。許多“游艇會”不斷盛起在諸如廣州、深圳、東莞等外商云集、成功人士較多的外向型城市,不少瀕臨水道的大型樓盤則打出“游艇俱樂部”名號、修筑私人碼頭以吸引富裕階層聚居。
由于廣東是海洋大省,珠三角水航道更是縱橫交錯,為富人們“游船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游艇產業的興起,亦拉動了一大批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逐步形成完整的“游艇制造――銷售――俱樂部休閑旅游--維護保養”產業鏈。華南船舶交易市場人士介紹,首先在制造、銷售方面,“賣一艘私人游艇,價錢可以從20萬元到上千萬、上億元!一旦啟動,市場大得很”。據介紹,現在市場歡迎的是36-60英尺的中型游艇,價格從40萬元到180萬元不等,珠三角地區的銷售前景受業內人士一致看好。
其次在下游產業上,據了解,本港現有的10家游艇會(或俱樂部),注冊游艇、帆船近2萬艘,平均每艘游艇每月的消費至少1.5萬港元,每年靠游艇創造的產值就高達約40億港元。其次,游艇會對當地的餐飲、交通、公共服務、維修保養及配備等具有帶動作用,并有助發展濱海旅游業。
鑒于游艇經濟的一系列效應,珠三角各發達城市亦逐漸重視開發游艇相關產業,解決產業發展瓶頸。最近深圳在規劃建設東部海濱旅游帶時,便已將其列入其中一項內容,環繞游艇會的海濱被規劃為水上運動及休閑區。華南船舶交易市場日前在廣州開業,珠海早從20世紀的1997年開始,就在毗鄰港澳的平沙鎮建設游艇工業區,現已聚集了8家游艇相關企業。
為解決私家游艇主頭疼的“泊船”難題,廣州市已計劃在琶洲會展中心河段修建大型游艇專用碼頭。此外,海珠、番禺臨江的某些大型樓盤也打算新建私家游艇碼頭。(陳悅)
珠三角養艇開支一覽
據了解,目前在珠三角地區“養”一艘游艇一年要十多萬元,這些花費包括碼頭停泊費、日常保養維修費、油費、年審、雇請專業船長(一名大副和一名水手)等費用。游艇出動一次就要花費幾千元,請人開船的費用大約每小時200元。
考取游艇駕駛證亦成本不菲,參加海事部門的考試前,必須接受專門的培訓。培訓的時間最少也要半個月,費用在5000至6000元左右。對于游艇來說,需要具備船籍證書、所有權證書和國籍證書這“三證”才算有合法身份,完成上牌手續需要大約一萬元的費用。據了解,至今廣州有游艇駕駛證的估計不超過7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