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多日的姐姐羅美前日現身到新郎家協議離婚
古代“姐妹易嫁”的故事有了現代版!近日,花都區發生了這樣一件事:12月5日,該區某鎮女青年羅美與男友蔣大
勇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并約定于12月13日擺酒宴客。豈料,12月11日,準新娘的前男友回心轉意,羅美突然“人間蒸發”。為了不在親朋面前丟份兒,急作一團的兩家人就說服羅美的親妹妹頂替新娘,與蔣大勇“拜堂”。19歲的羅麗居然同意了!
本月15日,羅美回到蔣大勇家將信物一一退還。妹妹羅麗稱蔣若確實善待她,也愿意跟他過日子。蔣、羅兩家于是商定讓蔣大勇與羅美盡快辦理離婚手續,年底前再讓羅麗和蔣登記,正式完婚。
12月13日是家住花都區某鎮的羅美與男友蔣大勇擺酒宴客舉行婚禮的大喜日子。此前,雙方已領了結婚證。然而,就在婚禮前夕,12月11日,羅美突然“人間蒸發”,只因曾刻骨銘心相愛過的前男友方強回到了她身邊。在即將到來的婚禮面前急作一團的兩家人百般無奈下說服了羅美的親妹妹羅麗,讓她代替姐姐在12月13日與蔣大勇攜手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前昨兩天,本報記者在花都區實地采訪,與當事人一一核實求證,揭開了這一曲折離奇的事件。
第一回 失戀女遇真心郎幾月后閃電結婚
12月5日上午,家住廣州市花都區某鎮的女孩羅美與相戀數月的男友蔣大勇走進鎮政府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
大勇是與羅美同鎮的一個村民,經過幾年拼搏建起了一幢漂亮的3層小洋樓。
不過,讓他的母親郭女士想不到的是,大勇幾個月前喜歡上了在鎮上一家服裝店當售貨員的羅美。母親從一開始就反對兒子和羅美交往,就連大勇僅僅一次將她帶回家吃火鍋,郭女士也沒有給好臉色看。用郭女士的話來說,就是成材的兒子不愁娶不到老婆,村里村外的媒婆幾年來踏破了蔣家的門檻,大勇可選擇的機會很多,千不該萬不該喜歡上一家人還在鎮上租房子住、自己又沒有穩定收入的羅美。
其實,22歲的羅美長得纖巧玲瓏,有著一副討人喜歡的娃娃臉。不過,據羅美的一位閨中好友向記者介紹,羅美有著一段并不太完美的初戀往事。早在幾個月前,她和前男友方強還是花前月下纏綿廝守,單純的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跟別的男人共度余生。也許方強對于愛情并沒有像她一樣執著,但不久,方強悄悄離開了羅美。此后一段時間,羅美整天以淚洗面,這時蔣大勇出現了。靠在大勇寬厚的肩膀上,羅美驚訝地發現其實他也是個值得托付終生的人。3個月前,兩人相愛了,由于大勇的堅持,蔣家父母還是尊重他的意愿,表示歡迎羅美嫁入蔣家。
羅美曾對這位閨中好友透露,她一直告誡自己忘掉過去,12月5日上午從鎮政府出來后,她更是一頭倒在大勇懷里,信誓旦旦說要盡早給他生一個大胖小子。
第二回 前男友突然回頭準新娘人間蒸發
一紙婚約領回來后,蔣、羅兩家就忙著張羅喜事了,定下12月13日大擺酒席宴請各方親朋好友。
12月10日,蔣大勇更是登門向丈人封了數額不菲的禮金。按照鄉村婚嫁的習俗,蔣家人還把幾百斤的餅干、瓜果以及其他禮品用竹籮擔到了羅家。羅家父母也用大勇給的禮金買了一批精美實用的嫁妝。兩家人笑逐顏開,等待著一個大喜日子的到來。
12月11日上午,在家洗衣服的羅美手機響了,沒說幾句話她就神色大變,隨后躲進了自己的房間,不久又走出了家門。出門不久,她聯系了妹妹羅麗,說回心轉意的方強找她了,她不想跟蔣大勇再舉行婚禮。從這天中午開始,羅美的手機就一直打不通,馬上要成為蔣大勇妻子的她就這樣不聲不息地“人間蒸發”了。
第三回 兩家人亂作一團糊涂父說女代嫁
當天下午,羅美家中亂作一團,父母親都傻了眼,根本無法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羅美父親把消息告訴了蔣大勇,大勇也如晴天霹靂,一時不知所措。羅美的幾位姨媽聽到消息也趕了過來一起商議對策,家中的小女兒羅麗則一直在旁邊安靜地傾聽著家長們的議論。
良久,父親把目光停留在19歲的女兒羅麗身上,一個迫不得已的對策在他心中醞釀成了。不久后,七姑八姨馬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在羅麗耳邊說開了:婚約已然定下,婚宴就要開始,但新娘不見了,這對兩家來說都不是光彩事,事情很可能無法收場。為了兩個家庭的安寧,你犧牲一下吧!
此前,在姐姐的引領下,羅麗只是和蔣大勇見過一兩次面,雖有好感,卻從來沒想過跟他成婚。羅麗默默以淚洗面,思量了許久,最后還是咬著嘴唇點頭同意代替姐姐嫁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男子。
這個晚上,羅家父母心懷愧疚地和蔣大勇進行了一次長談。蔣大勇接受了一個解決辦法的緊急方式:讓羅麗代替姐姐羅美陪他走進婚禮的殿堂。
第四回 救場妹妹上陣假新娘瞞過親朋
12月13日,一個本來屬于蔣大勇和羅美的婚禮更換了“女主角”。從早上被迎娶,一直到晚上送走各方親朋好友,沒有心理準備做新娘的羅麗卻表現得異常得體,一直笑語盈盈挽著大勇的手,讓坐了數十桌的蔣家親戚鄉鄰覺得很滿意,紛紛贊蔣家娶了個稱心如意的媳婦。
席間蔣大勇的一位姐姐看著新娘,滿心歡喜地說:“你看起來比上次胖了一點啊!”大勇眉頭皺了一下,但羅麗只是微笑了一下應付過去。而蔣家父親也只是在兒子帶羅美回家吃火鍋的晚上見過羅美一面,印象并不太深。婚禮當天新娘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再加上兩姐妹本來就比較相像,蔣家父親也沒有發現嫁入家門的是羅美的妹妹。
當天晚上,羅麗還是住在了蔣家一個獨立的屋子,因為她還沒有調整好怎么去面對一個還很陌生的丈夫。在蔣家呆了兩天后,她回到父母家中,表示蔣家人對她還是相當客氣,如果發現蔣大勇確實善待自己的話,也準備跟他過日子了。
第五回 姐姐現身退信物愿與夫家辦離婚
前日晚,在記者和羅麗取得聯系,對有關情況進行核實后,“人間蒸發”多日的羅美終于出現了,回到她離開多日的家中,詳細向父母說了事情的經過,請求他們原諒自己。當晚,在妹妹陪伴下,羅美到了蔣家,避開蔣家父親將幾個月來蔣大勇送給她的手鐲、項鏈、手機等信物一一退還,母親郭女士雖然淚流滿面,但還是下定決心不讓羅美這個本來的媳婦再邁進蔣家的大門。
這天晚上,蔣、羅兩家又商定,讓蔣大勇和羅美盡快辦理離婚手續,年底前再讓妹妹羅麗和蔣大勇登記,正式完婚。而回心轉意的方強還是獲得了羅美的原諒。記者了解到,羅美和蔣大勇辦好離婚手續后也將與方強結婚。
當事者說 “當時的情況讓我無法逃避”
妹妹表示事已至此“如果他對我好就跟他過吧”
前天和昨天,記者在花都區某鎮分別走訪了羅麗、羅麗的父親羅伯、蔣大勇的母親等幾個當事人,對這一離奇事件的發生過程進行了一一求證。其中對羅麗的采訪,記者是通過羅家姐妹的一位朋友代問的。
羅麗 不頂替姐姐可能出大問題
記者:姐姐從家里出走后有跟家里聯系嗎?
羅麗:她手機關了,基本上只給我一個人打電話。
記者:你跟蔣大勇熟悉嗎?跟一個陌生的男人結婚,這樣事情你接受得了嗎?
羅麗:沒有辦法,當時的情況讓我沒有辦法逃避。如果我不頂替姐姐的話兩家人之間可能就會出大問題了。
記者: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羅麗:不知道。如果他對我好的話,那就跟他過吧,反正事情已經這樣了,我沒有辦法改變。
羅伯 親朋都接到請柬只待喝酒
記者:最近幾天你見你大女兒了嗎?
羅伯:沒有,她總是這樣“硬頸”(固執),有事情不好好商量。
記者:當時不見了羅美你的心情怎么樣?
羅伯:急。你想想看,當時人家的禮金、禮物全送過來了,我們這邊的嫁妝也準備好了。所有親戚朋友鄉里鄉親都接到請柬了,就等著他們舉行婚禮喝喜酒。這時候不見了人,你說事情怎么收場?
記者:所以你就決心讓妹妹代替姐姐去出嫁?
羅伯:是的,我也不想這樣的,誰知道大女兒這么不爭氣,要跟以前的男朋友跑了。好在小女兒懂得做人的道理,為整個家庭分擔責任,要不真的不知道怎么辦了。
記者:你對大女兒很失望?
羅伯:是的,但也無可奈何。
蔣母 羅美想回來也不會要她了
記者:大勇的婚事你一定想操辦得很好。
蔣母:是啊,家里三個女兒,一個男孩,你說能不疼他嗎?包括送給對方的禮金和擺酒席的費用,我們家差不多花了10萬元,想不到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記者:你一開始喜歡羅美嗎?
蔣母:不喜歡,幾個月前兒子把她帶回家的時候,我問了情況就表示不滿意。我前后強烈勸阻過三次,但大勇就是不聽,我也只好認了,到底是他結婚。
記者:妹妹代替姐姐來結婚,親戚朋友看出來了嗎?
蔣母:沒有,兩姐妹本來就像,妹妹只比姐姐胖了一點,大家見她們的次數又少,所以都沒有看出來,包括我的老伴。大勇的三個姐姐中也只有一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記者:事情起了這么大的變故,如果羅美要回來的話,你接受嗎?
蔣母:她想回來我們也不會要她了。昨天晚上她回來了,把以前大勇給她的禮物都退了回來,大家商量好了,讓大勇盡快跟她辦理離婚手續,年底前再和羅麗去登記。
記者:你喜歡妹妹羅麗嗎?她和大勇沒有感情基礎,會不會出問題?
蔣母:我覺得她比姐姐要好,很懂事的一個孩子。沒有感情可以慢慢培養的嘛。
記者:事情還沒有最后完結,你現在的心情怎么樣?
蔣母:很復雜,流了很多眼淚,很恨羅美。兒子跟我說了,就當是輸了錢。 (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記者手記 現實比小說更荒謬
相信每一個看完事件經過的人都會心生疑慮:這是真的嗎?記者也一樣,沒有采訪完最后一個相關人物,始終不敢相信事件的真實性,因為它更像《今古傳奇》里面的一段怪誕故事。
昨天上午,記者一直在蔣大勇家所在的村子尋訪事情的始末,村里人都說蔣家娶了個漂亮媳婦,但沒有人知道,是妹妹代替姐姐嫁了過來。
怎么面對生活中出現的難題是一門學問。遺憾的是,事件中的兩個主角都一直在拼命回避現實。昨天中午,記者和蔣大勇取得聯系,他只是簡單地表示已和羅美徹底沒有了關系,其他問題則一概不愿透露。前天深夜,姐姐羅美致電記者,一口否認了妹妹替自己擺酒這件事情。根據她的說法,她還是會跟蔣大勇在一起,正籌備出門旅游,擺酒的時間想推遲一些。不過,蔣家母親郭女士以及蔣大勇的說法卻最后擊破了她的謊言。
事情緣起于羅美,整個過程以及結果恐怕又是她無法估計到的。尋找真愛固然是每一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妹妹由此被推到一個尷尬的位置她又可曾想象到?愛是自私的,不顧一切的,但怎樣在生活中求得平衡而不傷害別人,這確實值得深思。
真的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嗎?局外人可以坦然回答,身臨其境時卻未必能審時度勢。這也許是比小說更荒謬的生活帶給人們的考驗。(劉榮、楊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