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青島訊 10月26日是我省第9個環衛工人節,在青島五四廣場參加慶祝活動的環衛職工中,身穿環衛服裝的下崗工組成的環衛隊伍特別引人注目。青島市園林環衛辦主任劉德勝告訴記者,自1983年以來,環衛系統沒增加一名清掃工,騰出來的崗位都讓下崗工“搶”走了,這些“編外”城市美容師值得全社會尊敬。
隨著城市規模的膨脹,青島市環衛保潔覆蓋面不斷擴大,需要大量的清掃工充實一線,而環衛系統每增加一名清掃工,就得財政負擔2萬至3萬元。“環衛改革要為政府解憂,給財政減負”,根據經營城市的思路,青島市環衛系統將技術較為簡單的路面清掃工作拿了出來,逐步讓農民工承擔新增加的工作量,先后有上萬臨時農民工投入道路保潔。之后,又進一步擴大道路保潔權招標范圍,讓下崗工從農民工和環衛老職工手里置換清掃崗位。這些不占正式編制、又能吃苦的下崗職工很快成為街道保潔的生力軍。三年多時間,先后有2000余名下崗工“搶”到了環衛“飯碗”。有的下崗職工在環衛崗位再上崗后,一月能收入近千元。
“現在,我們全系統正式在編人員比20年前減少了近千人,而保潔面積則增長了七八倍,都是崗位置換帶來的成效”,青島市園林環衛辦負責人介紹,今后將增加對一線崗位的投入,開發更多的崗位,讓更多的下崗工加入“編外”城市美容師隊伍。□記者 劉國良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