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美國商務部最終受理了美國紡織品制造商協會提出的對中國產針織布、胸罩和袍服的設限申請。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代表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業界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
7月24日,美國紡織品制造商協會等向美國政府提出對中國產針織布、胸罩、袍服和手套四個類別的紡織品實施保障措施。
請求政府將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包括針織面料)的最高增長幅度限制在7.5%。其理由是中國紡織品的大量進口已經“造成對美同類產品市場擾亂和產業受損”。在此期間,中美之間紡織品貿易因此受到不良影響,美國商界在對中國企業下單時部分采取了保守謹慎的態度。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王沈陽表示:如果重新設限,對中美紡織品貿易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在美國部分業界要求對中國紡織服裝重新設限的同時,中國認真履行了各項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不斷降低紡織進口關稅,市場開放程度逐步提高。2003年前5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紡織服裝1.1億美元,同比增長42%,增幅更比中國自全球進口增幅高出30.3個百分點。可見,中國是美國紡織服裝出口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增長點。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對于解決中美雙方之間的貿易糾紛并無益處,共同開發市場,才是明智之舉。”
目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業界代表已抵達美國,就此問題與美政府及業界做進一步協商。美國方面提交意見的截止日期為9月17日。此后,美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將于60天內,決定是否對中國提出磋商請求。而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一旦中國收到磋商請求,該類別對美出口數量增長將被控制在提出磋商請求的當月前的最近14個月中前12個月對美出口數量的7.5%的水平。
■財經分析: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長純屬正常
今年5月,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在聯邦紀事上公布了針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中關于紡織品進口特別限制措施242段的實施程序,美國國內紡織品制造商或其代表可以提請對從中國進口的紡織服裝進口實施限制措施。僅僅兩個月以后,美國業界就依此提出了設限申請。
中國與美國紡織服裝業的相對萎縮是否具有直接關系?從美國政府公布的美國紡織服裝生產數據可以看出,近幾年美國國內針織布等三種紡織服裝的生產情況都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產量降幅最大的年度并不是部分配額取消的2002年。可見,美國紡織服裝業的萎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
業內人士認為:近來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增長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取消部分紡織品配額的正常表現,同時也是國際大分銷商直接進入我國采購的市場化結果。(記者
劉映花) 來源: 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