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保險意識的提高,投保已成為家庭理財的重要方面。據某保險公司介紹,去年底他們推出的各類家庭保障計劃開始還只占保費總收入的百分之幾,現在這一塊保費收入已經上升到10%至20%了。專家提醒人們,投保要量入為出,注重保障。
專家建議,家庭投保首先要考慮家庭的總體收入。按國
際發達國家水平,保險費支出一般占年收入總額的30%左右。在我國由于人均收入較低,保險尚未普及。專家建議,普通家
庭拿出收入的5%左右買保險比較合理,最好不要超過10%。
在投保時,家庭支柱應先保障。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許多家庭投保時往往首先考慮為子女投保。專家提醒投保人這正是家庭投保的一大誤區,家庭投保首先應當為家庭經濟支柱,或者說家庭收入最高的成員投保。這樣,就算家庭主要經濟支柱遇到風險,整個家庭還是有足夠的資金應付。
在具體搭配時,專家建議可以根據家庭成員經濟收入的不同決定投保的主次輕重。
如果夫婦收入相當,孩子還在讀書,家庭投保可側重夫婦:夫婦倆可以各用家庭保險預計支出的40%購買保險,孩子則用20%的資金。
如果家庭中男主人收入較高,是家庭經濟的頂梁柱,則在男主人身上投下的保費甚至可以達到家庭保險預計支出的一半。這樣,男主人即便有不測,全家人也可以保證正常生活。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險種五花八門,除了傳統的保障型險種外,還有各種投資類險種,如投資連結保險、萬能壽險、分紅保險等。多半情況下,保險代理人會鼓勵客戶嘗試投資類保險。
對此,專家提醒,家庭投保的基本原則應是“保障第一,收益第二”。家庭投保的首要目的是防范風險,防止因各種意外對家庭造成的損失,保證家庭的正常生活。一旦個人和家庭面臨危機,保險的抵御風險功能是任何其他投資工具無法取代的。
也正因為如此,一般來說,家庭投保首要考慮投保健康險和意外險,其次是壽險;未成年子女也可以考慮投保教育保障金。
李青 王明友 新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