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全國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其低效運作一直為業界詬病。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倉促入市申購中石化,還是今年6月正式的“入市”,股票市場上社;鹬两聃r有一筆像樣的投資。
對此,社保基金理事會高層近日向本報記者表示,不能以一時論英雄,何況進行投資管理的并非理事會
本身而是所委托的基金管理公司。
不過,社;疬\作兩年間業績不佳也是不爭的事實。盡管社;馃o法掌控具體的操作細節,但在入市時機的選擇上,理事會擁有當然的話語權。無論如何,社;鹉壳暗睦Ь,理事會都難辭其咎。
“社;鹱畲蟮睦Ь诌不在表面的贏虧,而是至今定位不明確!贬槍δ壳懊襟w熱炒的社;鹑胧袃稍聭鹂儾患眩晃回斦抗賳T對本報記者稱,目前,社;鹄硎聲姆傻匚、資金來源、資金用途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規范。在這種情況下,社保基金很難有大的作為。
他表示,目前社保基金最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明確定位!疤貏e是國有股減持暫停后,社;鹳Y金的來源主渠道斷流,今后的資金來源不可能完全依賴財政撥款吧?”他說,這顯然不是當初設立社;鸬某踔浴
據悉,社保基金成立之初,主要目的是為填補每年的社保資金缺口而建立一個后備基金。不過,至今每年三四百億的社保資金缺口并未動用這筆基金。據稱,項懷誠理事長與有關部門達成的默契是,至少在社;鹱龅5000億之前,社保基金“只能進不能出”。
與最初社保后備基金的定位相比,社保基金理事會顯然更傾向于“國家財政戰略儲備基金”這種提法。理事會一位高層近日向本報記者表示,盡管這種提法并未明確到文件中,但這是理事會努力的方向。
他透露,有關社;鸬亩ㄎ粏栴}最遲在今年10月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后應該會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屆時,社;鹱畲蟮囊粔K業務很可能是股權投資,今后理事會更多的是與國資委之間的一些合作。
9月18日,項懷誠理事長將應邀出訪美國,除了赴加州養老保險機構取經之外,項還有一項重要的行程就是赴芬蘭考察其國家財政儲備基金的運作經驗。顯然,項對社;鸬亩ㄎ徊⒉皇恰吧绫;稹边@么簡單。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將社;鸲ㄎ粸閲邑斦鹇詢浠鸩⒉豢茖W,如果定位國家財政戰略儲備基金,其用途就不僅僅是社保缺口,而可能是各種特殊目的的財政支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岳頌東認為,以目前中央財政的實力,全國社保基金只能定位在拾遺補缺,擔當救火隊的職能。“因體制造成的社保欠帳不可能一下還清,只能先解決最迫切的問題,一方面,國家財政拿不出這么多錢來;另一方面,由于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到位,缺乏保值增值的機制。即使把這個基金做得再大,絕大部分資金也只能存銀行,不會虧損但很難增值!彼J為,現階段對社保資金的隱性缺口這個問題,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勞永逸地解決。核心業務鎖定“股權投資”
或許是擔心投資者期望值過高;或許是出師不利屢戰屢敗的社;馃o法賦予這樣的信心,前任財政部長項懷誠自3月20日赴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履新以來,至今未在公開場合露面。
據接近項懷誠的人士稱,項自出任全國社;鹄硎聲硎麻L一職以來,一直忙于熟悉情況并作一些調研工作。盡管同樣的“如履薄冰”,與此前財政部長“花錢”的角色不同,項現在的角色更多的是“找錢”。他此時的低調也就不難理解。
不過,低調并不意味著遲鈍。今年5月,中編委批準社保理事會將編制由原來的50人增至80人,并在原來四個職能部門的基礎上增設股權部和信息部;6月9日,謀劃兩年之久的社;鹫饺胧。項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仍清晰可見。
最值得玩味的是,項上任以來首先拜訪的相關部門不是財政部,不是證監會,而是國資委。業界猜測,項操盤下的社;鹂隙ú粫䴘M足于目前盤子里的1200億資金,更多的資金來源,更寬泛業務范圍和投資渠道必然會在項的執掌下順利演進。
資料顯示,到2002年底,全國社;饳嘁婵傤~為1241.86億元。其中,國有股減持劃入社;鸬馁Y金不過80多億。由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社;鸾⒌某跏茧A段,減持國有股所獲資金以外的中央預算撥款僅限投資于銀行存款和國債!币簿褪钦f,可用于股票和基金投資的資金只能依靠國有股減持所獲資金。
“由于目前國內國有股減持已經暫停,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減持辦法之前,僅僅依靠境外減持,社;鹜顿Y證券市場的資金難有大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社;鸨仨殢臉I務范圍上尋求突破!币晃粯I內人士稱。
在2001年國有股減持辦法出臺之際,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用國有資產存量解決政府對老職工的養老保險隱性債務問題,乃是惟一現實的選擇。他認為,國有股減持應該分兩步走,首先應該明確規定將部分國有凈資產或國有股東權益劃撥過戶給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并記入老職工的個人賬戶;至于其中的“國有非流通股”如何流通應該與其他“非流通股”恢復流通性的問題一并處理。
顯然,這一思路得到了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充分認同,在記者與理事會的交流中,吳敬璉的這一觀點被屢屢提及。據權威人士透露,股權投資肯定是社保基金今后的一項核心業務,只是劃多劃少的問題。
目前,社保基金理事會股權部負責人由副秘書長劉昌林兼任,在接受記者提問時,劉表示,股權管理部的職能他當然清楚,但他無法透露具體內容。股權劃撥懸念
業界猜測有國有股減持的前車之鑒,劃撥國有股權充實社保基金應該不會遵循此前的老路――減持與國有股發行、轉讓捆綁進行,極可能是一種強制性的劃撥。即使如此,國有股劃撥所帶來的相關環節的連鎖反應,以及股權資產的變現將成為社;疬\作更大的懸念。
據記者了解到的信息,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國資委所管理的中央191家企業的國有股權毫無疑問在劃撥范圍。而對地方上市企業,由于新的國資體制采取分級管理的原則,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審批權目前正面臨下放地方的可能,地方上市公司國有股權是否應該劃撥目前尚有爭議。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講,由于現在我國實行的是分級社保,地方政府自然不愿出讓部分股權充實中央社保基金。而財政部則有官員稱,股權劃撥主要是指上市企業,因為“這塊最好操作,非上市企業的操作難度更大,現在地方政府賣國有資產蠢蠢欲動,就是擔心社保會拿走一塊,現在是能賣則賣,如果中央再不明確劃撥原則,這股份股權很可能全讓地方政府給吃掉了!
對社;鸪钟袊泄蓹,國資委有關人士表示,在現行上市制度下,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是將好的一塊資產拿去上市,而將大量的包袱、冗員留在了母公司。母公司或依靠上市公司股權分紅,或從上市公司提款解決生存問題,如果將一定比例的股權直接劃撥給社;。這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負擔必然加重。設立社;鸬某踔员緛硎墙鉀Q社保問題,母體公司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很可能制造新的社保問題。
盡管對國有股權的劃撥比例目前還沒有任何說法,但從2001年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來看,這個比例至少不會低于10%,考慮到股權劃撥并不涉及變現,有學者認為,這一比例提高到20%左右比較合適。
采訪中,一位財政部官員向記者表示了這樣的擔心,如果將一定比例的股權劃撥社保基金,社;鹁蜁R上變成各種國有企業部分資產的所有權持有者,既包括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又包括一些非上市國有企業的股本。社;鸷芸赡艹蔀槭聦嵣系牧硪粋國資委,只不過國資委控股,而理事會不控股。
他認為,理論上說,社;鸬馁Y產組合應以“安全”為最高原則。然而以劃撥資產、股權的方式充實社保基金,其資產的主要部分就會以國有企業資產形式存在。這筆風險資產如何“變現”成低風險社;饎t是一個更難以解決的問題。(編輯:刃霧)
作者:劉雪梅 新聞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