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投資計劃的變更,可能導致一年間損失四五千元
理財計劃能夠化解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損失
一個合理的理財目標需細化到具體產品的投資日期及金額
活期存款利率為0.72%,1天通知存款的利率為1.08%,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高達1.62%
張小姐剛剛交了購
房首期房款,同時又提前歸還了3萬元剩余汽車貸款,她粗粗算了一下,這一個計劃的變更,讓她損失了四五千元。
事情是這樣。由于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子,張小姐打算購買一套價值約50萬元的商品房,購房首期款加裝修費估計支出約20多萬元。張小姐交了商品房2萬元訂金后,單位突然車改,張小姐面臨著車、房兩項支付壓力。購車總體費用約6萬元,張小姐原可一次性付清,但與同事一交流,發現如果購房貸款25萬元、借貸期限20年,實際上一套房子的總價款已增加了10多萬元。
張小姐決定,多交購房首期款,減少貸款。買車則貸款4萬,期限3年。
幾個月后又出現新變化,張小姐有條件在單位分房,房子總價款比商品房低,但低多少、什么時候房子能分下來,均無確切消息。這期間,張小姐將銀行資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零存,時刻準備著應付訂金等臨時支出,另一部分只存半年定期。等了近1年,房子終于下來了。這時,購車款已經還了13個月,半年定期存款自動順延了兩次。最終張小姐購買的房子總價30多萬元,交3成首期,月供1200多元。考慮汽車貸款已無實際意義,張小姐提前還了汽車貸款。她慨嘆道,如果能提前預知購房的準確消息,就沒有必要購車貸款,銀行定期存款則可以存成一年期,甚至更長期的存款。
張小姐的理財個案究竟存在哪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平安保險公司理財規劃師高級主任任珂女士。
理財目標模糊就會虧錢
任女士分析說,張小姐案例很具代表性,很多人在理財過程中有類似問題。張小姐在購車和購房這個理財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大家注意:
首先,理財目標模糊,對自己的資產或資源狀況不清楚,在理財過程中陷入被動。如果張小姐事先沒有買車這個理財目標,可以說“買車”屬于理財中的一個“意外”事件,屬“不確定因素”。但對于買房這一重大理財目標,張小姐顯然并沒有事先做好規劃。事實上,張小姐應該更早、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具備“分房”權。如果了解清楚了這一點,張小姐就可以在面臨車改這一“不確定因素”時,根據自己的資產和每月的收支狀況,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這樣至少可以避免或節省在購車過程中的3筆費用:3年的汽車按揭貸款利息、車輛的履約保險保費、車輛保險保費。
理財方式單一
理財方式較單一,選擇投資品種過于簡單,靈活性差,投資回報率低。在等待購房的過程中,張小姐將銀行的資金分為活期和一年定期兩部分,回報低,沒有達到理財的目的。
其實目前市場上的投資品種已有多種,至少有銀行存款、國債、股票、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多種,建議將資金做一個時間上和品種上的搭配,既能滿足交房款的時間要求,又能實現較高投資回報。
僅就銀行存款而言,張小姐也可以將活期部分改為通知存款。目前,通知存款分為兩種: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具備活期和定期兩種功能,使用前只要提前1天或7天通知銀行即可,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用款需要,但利息比活期存款高出很多。目前的活期存款利率為0.72%,1天通知存款的利率為1.08%,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高達1.62%,是活期存款利率的1倍以上,幾乎接近一年期定期利率。張小姐顯然損失了利息收入。
理財規劃可化解損失
任珂女士建議,面對不確定因素時,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理財觀念:
1.明確自己的資產或資源狀況,制定明確具體的理財目標,并排定優先順序。
一個合理的理財目標,除了要符合自己的經濟水平之外,還必須具備兩點,第一,要明確具體的達成日期,如3年或是5年。第二,要量化,即用具體的數字說明。如是30萬還是10萬的車子。一個完整的理財目標可以這樣描述:我要在2年內買一部30萬元的車子。
個人理財的主要財務目標有購置住房、購置硬件、節財計劃、應急基金、債務計劃、子女教育規劃、資產增值管理、特殊目標的規劃、養老規劃、遺產規劃等。
2.理財絕不等于存款。合理的理財應該通過適當的投資品種組合對現有資產進行管理,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以便實現理財目標。國債和開放式基金應成為除存款之外的較佳選擇。
3.由于疾病和意外風險的存在,建議家庭購買一定的保障和健康性質的保險產品,還應有應付意外及不確定事件的應急基金。一般應急基金應為家庭月收入的三至五倍,這部分資金可以以銀行通知存款的方式存在。(深圳商報記者胡佩霞)
作者:深圳商報記者胡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