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何雪峰 實習生 孫婷婷 通訊員
左立宏)按原規定,在3天內沒有辦妥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醋、面粉等五類食品,從下月起就將禁止在市場銷售。然而,記者昨日從廣州市質監局獲悉:國家質監總局宣布,原定于8月1日正式實施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調整到明年1月1日實施。
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通稱QS制度)是國家質監總局在2002年推出的,根據規定,第
一批五類食品包括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醋、小麥粉,有關企業要拿到食品生產許可證,并在銷售單元上貼上QS(質量安全)才允許銷售。從今年8月1日開始,凡是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一律不得生產和銷售,F在,這一終止時間被調整到明年1月1日。
據廣州市質監局質量管理處負責人介紹,QS制度實施時間推遲是因為非典的影響,在非典期間,很多地方管理部門根本沒有辦法到企業去進行現場審查,導致審查、發證進展緩慢。據了解,目前廣州市五類食品廠家有800多家,有資格生產的企業有160多家,但目前僅39家企業拿到食品生產許可證,還有100多家企業通過了現場審查,正在等待發證。又有5種食用油要貼QS
為了進一步做好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決定將食用調和油、亞麻籽油(胡麻油)、油茶籽油、玉米胚油和紅花籽油等5種食用植物油納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生產上述5種食用植物油的企業必須領取生產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企業將不能生產上述5種食用植物油。加上之前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5種食用植物油,到目前為止,國家實施QS管理的食用植物油共有10種。
據介紹,國家食用調和油的新標準對生產企業在“壓榨”與“浸出”工藝方面進行了強制性劃分,并將強制性地要求食用油企業把產品制作工藝,即“壓榨”還是“浸出”需加標識。
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