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我們一口氣向銷售商借來了四款1.6升手波轎車,其中福美來、凱越及高爾夫都是剛剛上市沒幾天的新車,銷售商那里貨源緊缺,所有的銷售數字都是以訂單的方式來表現的。這三款車風格鮮明,分別代表了韓系、日系及歐系的不同設計取向,同時我們也邀來了并不算新的寶來,邀的理由很簡單,雖然在車型上不算新,但在1.6升的市場上,寶來是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選它實際上是讓它與這三款車做一次平行的較量,看看到底是新款車的魅力大些,還是寶來的風頭勁一些。
■ 內廂做工 雅致簡潔凱越居首 凱越在靜態時予人的印象絕對是四款車中最好的,事實是明擺著的,我想讀者也不會有太多的異議。如果拋開價格因素,進入凱越的車廂,我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是一款中高級的轎車。凱越在車廂氣氛上營造出了一種完全超越同級車的水準。座椅的真皮材料相當講究,手感舒適柔滑,而且感覺皮質厚實,有質感。塑件和金屬材質的配搭也相當和諧,米色的內飾營造出非常高雅整潔的車廂氣氛。仔細看每處的接縫,會發現凱越在裝嵌工藝方面的水準完全超越了同級別的其它車型。在這款車身上,我們根本找不到任何做工粗劣的痕跡。 寶來、高爾夫和福美來的工藝相對平實一些,但與其它同級車相比也算是出色了。至少裝嵌工藝方面找不到明顯的漏洞,只是氣氛的營造方面顯得沒有凱越那樣有中高檔車的感覺。高爾夫與寶來的大部分備件是共用的。包括中控臺的音響、空調及裝飾板都是一樣的。接縫相當細密,把手、拉手及化妝鏡的細節平整干凈,沒有毛刺,阻尼式設計的杯架出入平滑,方向盤的質感一般,而且顯得輕薄了一些。 福美來車廂內的氣氛也算不錯,是典型的日系車,舒適斯文,塑件的接口比較平滑,只是絨面色彩較暗,與前幾款車比較起來,整體的感覺略顯單薄。但福美來中控臺的設計很有整體感,尤其是仿鈦金屬的中控臺面板,予人年輕的印象。與寶來、高爾夫一樣,福美來采用了球形的波棍設計,很有賽車化的味道,體現了馬自達車一貫的運動特質。
■ 行車舒適度 寶來高爾夫勝在穩健 空間和座椅的舒適度說白了只是吸引我們買車的一個方面,買一輛車,我們當然不希望它只是給別人乘坐的,在行駛時這款車能帶給我們多大的享受也同樣重要。這種享受包括幾個方面的比較,噪音管理怎么樣,對顛簸的過濾水平如何。這涉及到每款車在設計時對風阻系數的研究、對風噪、路噪以及發動機噪音的控制,同時在過濾震蕩方面也顯示出在減震方面的功力。如果將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考慮,似乎幾款車的高下水準就有些錯位了。 高爾夫和寶來給我們的印象是比較深的。首先在于發動機噪音方面的控制。高爾夫及寶來所配置的發動機不算安靜型的,在空擋轟油時,可以感覺到發動機在4000轉以上時,聲音漸強,比POLO的1.4升發動機還要大很多。但在行車時可以感覺到,寶來和高爾夫在噪音控制方面的水準均比較高,反映了車廂的密閉性較好,同時發動機雖然在高轉速域會發出較大的聲音,但這種聲浪傳出一種力道信息,聲音沉厚,不粗糙。歐洲車比較強調駕駛時的路感,在開寶來和高爾夫時,路面的狀況都是通過車輪比較清晰地傳遞給駕駛者,但這并不表示減震效果不好,相反高爾夫和寶來的減震系統對路面的震蕩過濾相當有效,余震極小,懸掛設計中性,行車的整體風格相當硬朗。 日系車對噪音的控制普遍不及歐系車出色。在行車過程中,福美來對路噪的控制尚可,發動機在高轉時有持續鳴響,但不算擾人。風噪聲則明顯些,尤其在時速超過100公里時,有較明顯的風噪聲傳入車廂。福美來的減震系統在過濾不平路面時,有余震傳入車廂內,這種感覺沒有歐系車那樣硬實。 寶來與高爾夫采用了195/65/15的輪胎規格,而福美來與凱越則采用了195/55/15的輪胎規格。采用55的扁平胎設計,廠商顯然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路感。凱越在中速及高速時,有胎噪聲傳入車廂,此外發動機在2000―4000轉時聲浪有些擾人,廠家在這方面應該做得更好一些。至于懸掛,凱越對路面的震蕩過濾得比較干凈,設計中性,余震少。
■空間比較 凱越占先,福美來軸距超長 提倡“駕駛者之車”的寶來的后座空間受到的批評比較多,我們在對比中發現,寶來的后座并沒有一般消費者想像中那樣局促。將駕駛位調節到合適的位置后,以舒適的姿勢坐在后座,頭頂的空間充足,即使身高超過1.75米,也不會感到局促。膝部離前座椅仍有相當空間,只是可伸展的余地不算大,如果要想斜躺著休息,膝蓋便易頂到前座椅。 高爾夫為兩廂設計,因此在空間上比寶來有更多的發揮余地。比較發現,高爾夫的后排頭頂空間較寶來寬闊。 福美來的后座空間高且寬,而且腿部空間要優于寶來和高爾夫,即使斜躺也有足夠的余地可以伸展。這得益于福美來較長的軸距,2610MM的長軸距設計比高爾夫及寶來長了100MM,這對后座腿部提供了足夠的伸展空間。但三款車的后座寬度都不算充裕,當坐滿3個人的時候,會顯得比較擁擠,寶來與高爾夫在這方面會更局促一些。 以乘坐的舒適感而言,凱越是這方面的贏家。說實話,坐進凱越的后座,你很難將這種乘坐的感覺與14.98萬元的售價聯系在一起。凱越的后排完全為乘坐營造了一種高級轎車的空間感,腿部空間夠闊,頭頂空間充裕,最重要的是,寬大的座椅可以容納3人同時乘座。我們在對4款車進行空間評定的時候,并沒有用到直尺等度量儀器,因此沒有精確的數據可以提供,但有時直觀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尤其當你在4款車中舒展身體的時候,這種感受比數字要直觀得多。 駕駛助手席的空間,四款車都做得不錯,由于中控臺采用了內凹的設計,使助手席的腿部空間得到有效延伸,容易獲得最理想的坐姿。幾天前記者曾用四天時間長途測試了高爾夫,在放平椅背休息時,對高爾夫助手席的空間有更細致的感受。 行李箱的容積,寶來是455升,凱越405升,高爾夫330升,福美來為416升,但高爾夫行李箱的后座椅放倒后,可得到1184升的空間,這是兩廂車的優勢。
■ 座椅舒適感 高爾夫、寶來、凱越各有千秋 寶來與高爾夫的座椅承托力極強,椅面厚實,腰部微微外拱,符合人體工程學,在長途駕駛時,身體的各部份包括肩、背、腰的重量可平均分配到座椅上,有效緩解了駕駛的疲勞。但后座的椅面略顯短了一些,這也是其為了提升膝部空間所做出的妥協。 福美來的后座頭枕不可調節,座墊明顯比高爾夫柔和,承托力適中,照顧到背部腰部的需要,但是肩部稍欠。駕駛席側圍的椅襯設計令身材胖瘦不一的人都坐得進去,但在甩彎等激烈的測試中駕駛者身體會出現甩動。 凱越的乘坐感是四款車中最好的。座椅的椅墊及靠背的軟硬度適中,整個人坐下去,懶洋洋的不想動彈。椅背的承托力很好,將上身的不同受力點可以有效的散落到椅子上,而三個獨立的后排頭枕以及三點式安全帶都是同級車中比較少見的配置。椅面夠寬大,坐直身體后,可以將大腿襯托得非常舒適。而且真皮的質量檔次很高,縫線細密。可見凱越在營造乘坐舒適感方面下足了功夫。
■ 記者手記 為什么要選1.6 在廣州這樣的地方,當3.0以上的大排量車型還高高在上的時候,當2.0升級的車型依然愿意固守中高級車陣營的時候。如果普通消費者買第一輛車的話,1.6升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何解?一方面是1.6升的車型的體積夠大,不似1.4升以下的車型,首先在長度上很難突破4米的限制,在體積上就不夠大氣,因此被視之為經濟型車,即使是一些國際同步上市、做工嚴謹的車型,再怎么強調自己是緊湊型車,也同樣被老百姓稱為經濟型車。 相對來說,1.6升車型的體積則要大一些,從新近推出的一些1.6升車來看,廠商中意在同一車型上配搭1.6、1.8及2.0升多款發動機,幾款有代表性的1.6升新車均是車長超過4米以上的中型轎車,在外形上看起來幾乎不輸于2.0以上的中高級轎車,而且做工、用料都是比較講究的。 價格是吸引消費者眼光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對照一下同樣的車型,搭載1.6升發動機和1.8升發動機,價格差距接近2萬元。新近上市的福美來的價格只有13.36萬元,價格與一些排量1.4升的車型的價格非常接近,直接與一些小型車展開近身激戰,其它1.6升車型的價格也大致在15萬元上下,顯然也是希望可以從經濟型車市場上分得厚利。 動力是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作為入門級的車型,4米多長的車身搭載1.6升發動機后,動力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雖然1.6升發動機并不能在加速時給駕駛者帶來持續而涌動的動力輸出感覺,但無論是在起步加速還是中段加速方面,只要舍得給油加速,總是能得到比較滿意的答復。可以說,在城市行車的時候,基本上感受不到動力不足的問題。這是1.4升以下發動機做不到的。 入門的1.6升車帶給駕駛者的滿足感是多方面的。前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的1.6升轎車乏善可陳。看到的都是當時號稱“老三樣”的桑、捷、富,桑塔納的1.6升只露了一會兒臉,就開始主攻1.8升的市場,捷達與富康成為1.6升市場的主力軍,但當時的產品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飾,老三樣都無法帶給我們新鮮感。內飾的美觀是不用提的,當時的原則是夠用就行。只是到后來,才在內飾花了心思。 現在則不然,整車的工藝、用料、材質及裝嵌工藝均有大幅提升,這些新車已不單是一種代步工具,同時可以在操控及舒適性方面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愉悅,因此有必要在這里將幾款1.6市場的主力新車一較高下,看看誰更有征服消費者的實力。
福美來 加速感直接 說到底,汽車的操控性是最重要的指標。如果我們買了一輛造工精美但操控水平極差的車,效果就像是買了件不適合自己穿的名牌衣服一樣糟糕。尤其在面對著幾款來自不同品牌的入門級車時,我們幾乎在沒有測試前就可以得出結論,它們的操控性肯定是特點獨具的,結果也是如此。 在先后對四款車測試后發現,福美來帶給我們的加速感是最直接的。福美來安裝了日本原裝的直列四缸16氣門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峰值扭矩是140Nm,峰值功率輸出為72千瓦,論峰值功率及扭力輸出,在數據上不及其他三款車,但在實際駕駛中,卻可體會到這款發動機帶來的最直接的加速感。福美來油門反應相當靈敏,在起步時,只需輕點油門,就可以感受到迅捷的加速感,而且油門的回彈力非常好,反彈加油收油,可以感覺像踩在彈簧上一樣。這種感覺在行駛中可以帶來很好的駕駛感受。發動機在3000轉以上的表現更加凌利,油門的反應也更敏銳,輕加油門,就可以感受到比較強勁的沖力。動力充沛同樣體現在中段加速上。在60公里加大油門,此時感覺發動機的配合相當到位,每次加油都可以感受到車體的前沖感,速度提升也相當快。 操控上,福美來的方向盤比較準確,但有一些遲疑,與輪胎的同步感有少許誤差,感覺輪胎不能及時貫徹方向盤的意圖,但這種感覺非常細微,日常行車根本察覺不到。低速時方向盤很輕,而且轉向時指向明確。感覺不是很習慣的是離合的行程太短,起步時很難把握離油配合的切點,經常容易出現轟油的現象,多次試驗后才會習慣。此外在怠速時波棍會有明顯抖動,廠商在配置方面還應再下點功夫。 凱越 高轉速發力 與其形成對比的是,別克凱越的離合行程又偏長。在起步后離合要放得很緩,否則很容易在換擋時出現挫動。不過,適應后才不再有挫頓感。但這種松離合的過程顯然會影響加速發揮的,尤其在起步時,不能快油快松離合,失去了些許開手波車的樂趣。 擋位不夠利落也是凱越失分的地方,轉擋過程中有阻滯感,需要車主適應。 至于操控,凱越的方向控制相當精確,尤其與車輪溝通感非常好。在過彎及低速轉向時,方向盤輕盈靈巧,而且方向盤的回彈力相當不錯,在彎道操控時省下不少力氣。發動機在中段加速的表現比較平實,沒有明顯的加速前沖感,但一樣不失力道。發動機的轉速表的紅區標志在8000轉以上,而且在6000轉左右時發動機才會達到78kw的功率輸出。駕駛中發現,這款發動機的轉速很輕易地到了3000轉以上,而且在3000轉左右的聲浪反而低于低轉速的表現,在駕駛凱越時,不妨大力給油,以充分發揮其性能。 高爾夫提速順滑 寶來表現穩重 高爾夫1.6升的波箱的切擋同樣不算輕松。試過高爾夫1.8升以后,感覺其配備的波箱與1.6升明顯不同,1.8升波箱的擋位切換非常清晰準確。雖然與寶來1.6配置了同樣的直列四缸5氣閥發動機,但高爾夫在起步加速方面要比寶來更順滑一些,這得益于高爾夫較輕的車身。寶來的車身重量為1266kg,而高爾夫的車身重量只有1177kg,比寶來輕了89kg,這使高爾夫在加速方面比寶來更直接一些,中段加速也比較有力。不過,寶來1.6波箱的表現則明顯高了一層次,擋位清晰,換擋干脆平順。 德國車在操控方面的精確表現的確勝于日系車與美系車。高爾夫與寶來均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無論是在低速還是高速過彎,高爾夫與寶來均有極高的操控精確性。在60公里虛擬繞樁的測試中,方向盤與輪胎的溝通相當到位,指向明確,循跡感清晰準確。 在操控感受方面,寶來與高爾夫非常相似,畢竟兩款車采用了同樣的底盤,共用了多項配置。

高爾夫330L尾箱
寶來455L尾箱

福美來416L尾箱
凱越450L尾箱
■ 懸掛表現 各自取向不同 高爾夫采用了前麥迪弗遜后復后扭轉梁式懸掛系統,前后均帶有穩定桿。寶來則采用了前麥迪弗遜后縱向拖臂式懸掛,兩款車在60公里的虛擬繞樁測試中及高速過彎時有明顯不同的表現。首先在高速過彎時,寶來與高爾夫的懸架均表現出很高的穩定水準,車身的抗扭性很高,車架與車身的整體性好,不像很多車在高速過彎時會有種松垮垮的感覺。但兩款車也有一些明顯的區別,高爾夫在高速過彎時比寶來更靈巧一些,對轉向不足的糾正也較寶來更迅捷一些。一方面得益于其自重比寶來輕,另外得益于其兩廂的設計。但兩廂設計同樣使高爾夫在高速過彎及繞樁時比寶來有更明顯的側傾。從懸掛的整體表現來看,高爾夫比較靈巧,而寶來則穩重很多。 凱越采用了Twin―Link四輪獨立式懸掛,這是中高級轎車普遍采用的先進懸掛方式。在高速過彎及繞樁時均有出色表現。輪胎的高速抓地力非常強,響胎的時機很晚,以60公里的高速繞樁,仍然不會出現響胎,而且絲毫沒有失去抓地力。195/55R15扁平胎在這里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凱越的車身較高,在過彎時不算靈巧,稍有側傾,但車身穩重,在控制范圍內。 福美來采用了前麥迪弗遜后TTL雙天梯多連桿式結構,現在多數日本車均采用了后多連桿式懸架方式,福美來在過彎時對轉向不足的修正相當到位,幾乎感覺不到有明顯的甩尾感覺。四輪的抓地力也比較好,但輪胎的響胎提前一些,側傾則在接受范圍內。(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 高曉寧 圖/文)
■ 技術參數
高爾夫1.6L5V手動擋 最大功率 78kw/5800rpm 最大扭矩 150Nm/4200rpm 輪胎型號 195/65R15 長/寬/高 4149mm/1735mm/1444mm 軸距 2511mm 整備質量 1177kg 行李箱容積 330―1184L 最高車速 189Km/h 0―100km加速 12s
寶來1.6L手動擋 最大功率 78kw/5800rpm 最大扭矩 150Nm/4200rpm 輪胎型號 195/65 R15 91v 長/寬/高 4376mm/1735mm/1446mm 軸距 2513mm 整備質量 1266kg 行李箱容積 455L 最高車速 185km/h 0―100km加速 12.5s
福美來1.6L手動擋 最大功率 72kw/5000rpm 最大扭矩 140.2Nm/4000rpm 輪胎 195/55 R15 前輪制動 碟式 后輪制動 碟式(連防抱死制動系統) 長/寬/高 4365mm/1705mm/1410mm 軸距 2610mm 整備質量 1105kg 行李箱容積 416L
凱越1.6L手動擋 最大功率 78kw/6000rpm 最大扭矩 142Nm/4000rpm 輪胎 195/55R15 前輪制動 碟式 后輪制動 碟式(連防抱死制動系統) 長/寬/高 4515mm/1725mm/1445mm 軸距 2600mm 整備質量 1220kg 行李箱容積 405L 最高車速 180km/h 0―100km/h加速12.43s
■ 部分配置
高爾夫1.6手動擋 帶EBV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的ABS 前通風盤式制動器/后盤式制動器 司機/副司機安全氣囊 收音機+4揚聲器 單碟CD機 分體式可翻轉的后座椅/后頭枕/中央扶手 前后電動門窗/電動可加熱后視鏡 注:現在部分車型為CKD件,故具體配置以實車為準。
寶來1.6手動擋 帶EBV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的ABS 前通風盤式制動器/后盤式制動器 高度縱向可調式轉向柱 座椅/后頭枕/中央扶手/兩根三點自動張緊安全帶 手動空調 beta收音機+4個揚聲器 電動調節加熱式外視鏡
福美來1.6L手動擋 單碟CD音響系統 駕駛席玻璃防夾機構 4W―ABS―EBD系統 后車門兒童安全鎖/防撞夾銷 智能型前座雙安全氣囊
凱越1.6L手動擋 前排雙安全氣囊 前后排三點式安全帶(前排具有限力功能) ABS四輪防抱死制動系統 EBD電子制動力分配 發動機防盜鎖止系統Immobilizer 內置式雙層電動天窗(可傾斜、可滑動、一觸式) 駕駛員座椅前后8向調節/腰部支撐 冷藏功能手套箱 高級6揚聲器2―DIN立體聲收音機CD播放系統
■ 綜合評定 四款車的風格各自不同,因此所面對的消費群體也有所區別。要從整體上給這幾款車排定座次,實在很難下結論。但如果將其優點突出的話,記者認為凱越可能對買家頗具吸引力,雖然這款車在動力及操控方面表現比較平均,但其大氣的外形設計和豪華的內裝設計仍然會吸引大批的買家,再加上價格因素,對城市白領消費者來說,凱越吸引力相當大。 福美來特點偏于中性,沒有明顯的優點,但也沒有明顯缺點。這種四平八穩的車型同樣有大批的消費者喜歡。首先它的外形不算張揚,但細膩美觀,操控表現也比較到位,而且價格也是四款車中最便宜的,相信會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寶來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好車,尤其這款1.6升寶來,雖然在動力上沒有1.8升那種澎湃的動力表現,但在市區行車已足夠應付,而且操控表現極佳,絕對是1.6市場上的中堅車型。 惟一難以評定的是高爾夫,這款車的潛力很難捉摸。論外形、操控都不會輸于前幾位競爭對手,動力表現也不俗,但一些配置的確還有待提升。至少在看得見的一些方面,高爾夫1.6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但開過幾款車后,似乎又感覺高爾夫的很多可愛之處,比如良好的操控性,舒服的駕駛感受,頗具個性的外觀,的確讓人難以取舍。 (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 高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