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
家電是最擅長打價格戰的行業,許多人士擔心過度的價格戰會危及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但一直致力于家電企業研究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所陸刃波卻認為,多數家電產品的降價其實是一種市場自然更新的主動行為。他舉例說,在我國傳統的球面彩電用了10年才進入產品成熟期,而現在的
平面彩電僅2至3年就完成了這一過程,產品升級的加速必然要
求消費領域換代的加速,而降價目前是對這一進程最有力的促動。目前家電行業的整個發展是良性的,即使彩電行業打了多年價格戰,業績報告顯示彩電依然是許多企業的最大利潤來源。
此番價格戰還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前期非典疫情使各種消費行為受到極大抑制,商家和廠家都希望盡早重新啟動市場。此外,一些產品前所未有的庫存量也給廠家帶來了很大壓力,尤其對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往往當季資金回籠不利將嚴重影響下季的生產計劃。而且由于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把當季庫存積壓到下一年度銷售時因自然貶值帶來的損失可能會比當季降價更大,因此許多企業都寧愿降價也要追求零庫存。
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