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開封、洛陽沿黃旅游線(“三點一線”)創建文明景區和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一年多來,數百萬生活在黃河母親身邊的兒女,熱情投入創建活動,人們所到之處,都能強烈感受到干部群眾奮力爭先的創建熱情,強烈感受到創建活動帶來的勃勃生機。
河南省委書記陳奎元告訴我們:“創建工作要以人為本,緊緊貼近人民群眾,從人們關心的事情抓起,從提高市民的素質抓起,把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東西,真正讓老百姓受益,這樣創建工作才能有活力,有長久的生命力。”
“提高市民素質是關鍵”
“三點一線”城市美了,景區亮了,更令人驚喜的是人的素質提高了。
“市民是城市主體,市民的文明素質決定著城市的文明程度,關系到城市的發展水平,提高市民素質是創建文明的關鍵。”三市在“雙創”工作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提高市民素質貫穿創建活動的全過程。
鄭州、洛陽、開封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項活動,使市民素質在人們的主動參與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在洛陽街頭,“一老一少”格外顯眼。“老”指有200多人的老干部督導團,每天早晨,他們迎著晨風、沐著朝陽開始在街頭巡視,指點路人,引導文明,直至夜幕四合。“少”指青年志愿者,上萬名年輕人,節假日活躍在旅游景點、火車站等繁華地段維持秩序,還有經過培訓的小交警和街頭專糾不文明行為的小記者,成為最具洛陽特色的文明創建活躍分子。
在鄭州,一位老太太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的錢,雇人搬走一座6000立方米的垃圾山;在金水河畔的濱河公園里,有多種鳥在那里居住歌唱,但由于城市環境所限,鳥做巢極為困難,于是鄭州大學、鄭州工程學院等高校的青年人用自己的雙手,編織了4000多個形態各異的鳥巢,為這些鳥創造了溫馨的家園。
在強化市民教育的同時,“三點一線”城市和景區還狠抓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工作,以游客為中心,廣泛開展“三優一滿意”(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使旅游者滿意)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國家級和省市級文明單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號。
今年9月18日,來自河北唐山的高先生和妻子在開封的龍亭公園門外小攤上買了一盒膠卷,只照了28張,于是懷疑有假。在另一景點包公祠門口,他們遇到了工商人員,說明此事后,工商人員立即從附近攤上自費買了一盒膠卷送給高先生,然后去龍亭公園處理問題。當天下午高先生了解到:膠卷出問題是由于自己技術操作不當,膠卷本身并沒有問題。處理此事的工商人員則說,不論是否屬于自己的管轄范圍,都要負責,因為每個開封人都有義務維護開封形象,保障游客權益。
“群眾想的,就是政府要做的”
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實處,這是河南省各級干部開展“三點一線”“雙創”工作的共識,更是付諸實踐的,因為他們知道:“群眾想的,就是政府要做的。”
“三點一線”“雙創”工作緊緊圍繞游客最關心的“吃、住、行、游、娛、購”和市民最關心的“安、居、樂、業”問題,從城市面貌、旅游環境、交通秩序、社會治安、服務質量抓起,認真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金水河素有鄭州“龍須溝”之稱,污染嚴重、臭氣熏天,政府提出“水清、界明、常綠、景美”的治理建設目標后,投資2億元,對金水河兩岸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現在,一個長12公里,集園林、生態、文化、休閑為一體的金水河濱河公園,成為市民早鍛煉、晚散步的一個好去處。
這樣的例子在鄭州、開封、洛陽不勝枚舉。一年來,三市把城市作為旅游的大環境,把抓文明景區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結合起來,不斷完善景區和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開展大規模的綜合整治工作,積極實施“凈、綠、亮、美、暢”工程,取得明顯效果。
在開封,記者遇到英國姑娘朱麗葉和她的德國朋友,朱麗葉用漢語告訴記者:“我來開封好幾次了,已經成為朋友們的導游。每次來都有新發現、新感覺,這里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有味道了。”
城市和景區的變化速度之快不但讓海內外的游客感到吃驚,也讓本地居民甚至是熟悉當地大街小巷的出租車司機所感嘆。在鄭州開出租車已有10年時間的王連芳說:“我每天開車在市區的大街小巷穿行,如果隔一段時間不到某一處,再次去就可能認不出來了。城市的變化太大了。”
“得民心、順民意,我們當然支持”
“‘雙創’工作讓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政府時刻不忘百姓的利益,我們不支持和參與才怪呢!”話雖樸實,卻是普通市民的肺腑之言。
在“雙創”過程中,河南的各級領導高標準要求,大力度推進,人民群眾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創建活動中,鄭州市50多萬名干部、職工和市民群眾,自發走上街頭,清運垃圾,擦洗護欄,義務護綠。開封市廣大市民以樹美好形象、為開封爭光為己任,組織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洛陽市圍繞“金點子、好句子”活動,不少市民獻計獻策,為市委、市政府分憂解愁。
三市在“雙創”活動中,拆除了幾百萬平方米的違章和不協調建筑,清理了上千個違章攤點,不但沒有一位群眾上訪,沒有一起群體事件,還出現了很多市民顧大家、舍小家,主動拆掉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屋的事跡。在開封大規模拆遷中,70多歲的張書同老人第一個與拆遷安置部門簽訂了協議,他說:“俺早就想讓門前的這條馬路改造拓寬了。城市變美了,俺住哪兒都高興!”
創建活動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人民群眾在創建活動中受教育,他們發自內心地支持“雙創”工作,積極參與“雙創”工作,使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強大合力。這,正是“雙創”活動生命力的所在。
新華社記者張景勇(新華社鄭州10月28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