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衛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次是在一個網站上看到了3721貼的《月光寶盒》,現在發現這本書在書城有售,而且一度脫銷,才知道3721的真名叫衛捷。他用另類語言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青島的離奇故事,一個地道的青島網絡文人。昨天,筆者見到了衛捷,話題自然離不開《月光寶盒》和網絡文學。
沒網絡再過30年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筆者:《月光寶盒》看起來很隨意,但是結尾很模糊,讓人不太明白你要表達什么?
衛捷:《月光寶盒》主要寫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愛戀,一場有些荒誕的愛情游戲,寫了真實和虛擬,寫了網絡和現實。如果硬說要表達什么,我想他表達了一種混亂,一種對網絡的迷惘和恐慌,劇中的主角從一開始就陷入一種混亂中,到后來才發現陷入了一種更大的混亂中,人在網絡中已經完全迷失。其實當初寫作的沖動是為了釋放一些東西,在寫的過程中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寫完感到異常輕松。
筆者:書中的“我”生活得漫無目的,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這和生活中的你像嗎?
衛捷:其實我覺得書中那個“我”跟我很像,我比較喜歡,但肯定有虛構的地方,比如我不可能真上越南,也不會總是交“桃花運”,小說畢竟是小說。
筆者:在創作網絡文學之前,你就寫過小說嗎?
衛捷:1996年我在《青島文學》上發過一篇小說叫《殘春》,沒有什么反響,后來我把它貼到網上,沒想到竟然引起了一段不大不小的爭論,想想也挺逗的。
筆者:那沒有反響的小說上了網就引起了爭論,走到今天你不覺得網絡給你幫了大忙嗎?
衛捷:可是得感謝網絡。沒網絡再過30年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網絡的最大優點在于他讓文學變得平等。有的人隨便寫幾個字到了另外一些人手里都是寶貝,而另一些人你文章寫得再好一樣沒人理你。現在有人喜歡我寫的東西,功臣就是網絡。比如說,我以前寫過一本純文學性的小說,叫做《自由落體》,整整寫了3年,后來還出版了1000本,沒人看,都不知道扔哪兒去了。為那本書我陪了不少錢,都是問別人借的。而這本《月光寶盒》就寫了幾個月,沒有太沉重的東西,看起來也會很順,所以就比較討人喜歡。后來陸續就有出版社跟我聯系,開始商量出書的事。
這個世界的人該管王朔叫大叔
筆者:看了你的《月光寶盒》,覺著你的風格有點像王朔。
衛捷:跟王朔一起喝過幾次酒,感覺塑造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喜歡他的人在跟他一起變老。我寫的雖然也不是很正統,但是我的不確定性來自網絡,來自虛擬世界,那是一個只有現代人才能了解
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人該管王朔叫大叔。
筆者:有沒有乘著《月光寶盒》的強勁勢頭,再寫點兒什么?
衛捷:最近新出的一個小說合集《一生最美一次》收了幾個中篇,正在寫的是一個文學性比較強的小說暫定名《下雪的天空》,計劃年底出版。
采訪末了,衛捷告訴我,再過幾天就找不到他了,為了完成正在創作的《下雪的天空》,他打算“閉關修煉”,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隱居一段時間。李濤
上圖:衛捷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網站。左圖:《月光寶盒》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