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談判取得 雙贏和共贏的結果
2001.09.21 13:15:14
新華社日內瓦9月20日電(梁業倩)世貿組織總干事穆爾和世貿組織一些主要成員的代表近日在日內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一致認為,前不久結束的中國入世談判取得了雙贏和共贏的結果。
世貿組織總干事穆爾說,在中國入世談判過程中,有關各方均作出了很多妥協。談判的好處就是各談判方都能夠了解對方的需要,“只要一切都在規則框架下進行,沒有誰會受到傷害”。
穆爾說,現在中國市場繁榮,國家富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水平都提高了,這對中國和世貿組織成員互相進入對方市場都有保證。
穆爾還向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兩年前的圣誕節,他給他的侄子們每人一些錢,想看看他們能否買些不是中國制造的禮物。結果他們把禮物買到了,但都是中國制造的。他說:“這是很好的,中國從國際市場的開放中會獲利很多。如果不是世貿組織帶來市場的開放,如果我們要自己制造這些禮物,價格會高出一倍。所以,我認為每個人在世貿組織里都是贏家。”
穆爾在介紹世貿組織的工作方式時說:“如果我們的工作需要改變,只會通過協商談判來進行。”
美國和歐盟是中國入世談判的主要談判對手。美國談判代表巴德在接受采訪時因為本國遭受恐怖襲擊而不愿多談。但他還是強調,“中國入世對中國、美國和全球經濟都有利”。
歐盟談判代表法爾肯貝格對記者說,“從長遠角度來說,中國入世談判是雙贏的。”他說,“在過去50多年里,世貿組織成員和原來的關貿總協定成員進行了多輪貿易談判,比如肯尼迪回合、東京回合、烏拉圭回合等。在這些年中,各成員逐漸開放了各自的市場,建立了很多貿易規則。所有這些好處,中國都將享受到。可以預測,這一切必將促進中國出口的增長和外國對華投資的增加”。
巴基斯坦駐日內瓦大使阿克拉姆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看待中國入世。他說:“中國入世,不僅為世界提供了一個巨大的開放市場,還增強了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有助于縮小世貿組織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巴基斯坦自然也會從中國入世中受益。”
瑞士談判代表吉拉德擔任世貿組織中國工作組主席近15年。他說:“中國入世談判是雙贏的結果。它使中國和世貿組織成員在經濟關系上更安全,雙方的貿易會以更加有效的方式進行。這是中國與國際經濟體制接軌的象征。中國在安全地開放自己市場的同時,也會更多的進入別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