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院士馳騁海洋科學領域半個多世紀,獲獎無數。但是,老人在接過美國藻類學會發給的“杰出貢獻獎”獎牌時,顯得特別開心。在他心中,這個獎是與眾不同的。
曾老獲獎,使他成為除北美地區之外唯一獲此獎項的科學家,同時頗有趣味的是,為曾老頒獎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他65歲的兒子、美國著名物理海洋學家曾云驥。父子久別重逢加上喜獲國際大獎,曾老喜悅的心情自然無以言表,這塊獎牌的分量自然重了不少,也注定將在老人的一生中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已過耄耋之年的曾呈奎院士是我國海藻生物學研究和海藻化學研究的奠基人,也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藻類學家之一,目前仍然擔任中科院海洋所名譽所長和世界水產養殖學會終身名譽會員。
在昨天的頒獎儀式上,社會各界對曾老給予極高的評價:這位杰出的海洋生物學家,在他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大半個世紀里,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艱苦探索帶出了幾代中國的藻類學家,同時他在海產養殖方面的創造性工作和成功經驗也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老的海藻養殖理論和成功的實踐,為我國海水養殖事業帶來一場產業革命。美國藻類學會主席在發來的賀信中稱:“曾教授已被我們學會認定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藻類學家之一!他帶出了幾代中國的藻類學家,其主要貢獻是在他的國家建立了實用的海藻養殖業,他的成功雖然始于海帶,包括海帶屬和裙帶菜屬種類的養殖,但他的工作已引起整個現代工業的反響。”
了解我國海洋事業的人都知道,曾呈奎院士先后發現一個新科、兩個新屬、幾十個新種;解決了紫菜生活史和人工栽培問題;創造了海帶夏苗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并成功地進行了南移養殖。其中“海帶人工養殖原理”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常見海藻”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在所有的獎項中,只有這個獎是由兒子為自己頒發的,父子之間的情感雖然無法在頒獎儀式上表露,但從老人開心的笑容中可見一斑。
頒獎儀式后,這對同為海洋科學家的父子立刻被記者包圍。曾云驥告訴記者,此次專門為父親頒獎而回到祖國,回到青島,感到分外親切。能為父親頒獎是他一生最難忘的記憶,他同時一再感謝父親對他從事海洋科研事業的影響:“我要感謝父親,我更要感謝祖國。”本報記者張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