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貸款的普及使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也能夠通過預支自己未來的收入從容地完成學業,據悉,北京的大學有上千名新生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貸款的總人數占到了新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比北京大學生助學貸款的一路綠燈,西部地區高校大學生助學貸款的發放情況卻令人擔憂,即使在西部較大的城市西安,國家助學貸款的發放情況也非常緊張,去年西安省屬院校有兩萬多名學生申請了助學貸款,但經過銀行審核,最后真正領到貸款的學生還不到申請人數的3%。西部地區銀行的考慮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西部地區人均收入低,銀行對學生的未來收入以及還貸能力的預期不高,貸款風險大。
銀行要為無擔保的學生貸款,誰來為銀行放貸風險做擔保呢?人民銀行日前發出通知說,為有效防范助學貸款的風險,各經辦銀行可在媒體上公布助學貸款違約情況,對不講信用的借款人要公開曝光并記錄在案,將來納入全國個人信用信息系統。
看來好的政策的實施還需非常具體的制度來保障,要保障助學貸款的順利發放,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個人的信用制度,這樣的制度為銀行保障,銀行才能真正成為教育發展和經濟發展的保障。(《東方時空》今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