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9月2日電作為全國首家個人聯合征信試點項目的上海市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經一年多的運作,在數據庫基礎建設、征信范圍、操作流程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顯露出有效的社會化服務功能。
截至今年6月末,這一迄今全國已建成的最大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共匯集了上海市120余萬張準貸記卡或貸記卡、50余萬筆個人貸款和240萬個移動通信入網用戶的個人信用信息,入庫人數達240萬人,為開展評估、咨詢、認證等高層次征信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提供的統計表明,到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已在全市范圍內聯通了約300個查詢終端,共接受查詢請求近14萬筆,出具信用報告逾7.5萬份,平均每天查詢量已達600次,查得率80%。借助這一系統,滬上眾多商業銀行逐步掃除了信貸“盲區”,有效遏止了多頭冒領信用卡等各種金融欺詐行為。
在銀行間的同業征信之后,上海個人聯合征信試點工作開始向社會聯合征信發展。今年5月29日,已正式接納上海移動通信公司、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上海市農村信用社聯社3家單位為新會員,擴大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渠道。幾天前,負責個人聯合征信系統運作的上海資信公司又與上海興中擔保租賃公司、上海永樂家電公司、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簽約建立“銀行、資信、擔保、企業”四方聯合的推廣機制,實現了由“銀行同業征信”向“社會聯合征信”的過渡,逐步體現社會化服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