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雖然大運會已經得到很多好評,但是大運會和奧運會在規模、水平上都存在差距,辦好大運會并不表明我們在籌辦奧運會的過程中可以高枕無憂。”在今天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組委會新聞發布會上,組委會執行副主席劉敬民出言謹慎。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備辦公室主任。
劉敬民表示,大運會還沒有結束,不是作出最后評價的時候,“是不是最好的一屆大運會,這應該由運動員、裁判員、官員和媒體去評價”。
不過,組委會對本屆大運會的各項組織工作還是非常滿意。劉敬民說,第21屆大運會是新世紀國際體壇第一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也是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后第一次承辦世界性綜合運動會。十余天來的實踐證明,本屆大運充分體現了國際大體聯“友誼、博愛、公平、堅毅、正直、協作、奮發”的宗旨,體現了大運會“青春、友誼、和平”的宗旨,也發揚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通過舉辦大運會,北京不僅加強了中國體育與世界體育的接觸和交流,也大大推動了中外大學生之間的交往和友誼。
在很多人看來,北京大運會也是7年后奧運會的預演。劉敬民說,通過這次大運會,擁有很多固有優勢的北京更有信心。“許多人也許已經去了故宮、長城、秀水市場和三里屯酒吧,逛了北京的胡同,品嘗了北京烤鴨和地道的中國菜。”不過,在劉敬民看來,北京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也是現代文明發達的國際知名大城市,北京的管理、設施和人民都是一流的。除了大運會,北京曾經成功舉辦過很多大型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大運會當然也有不足。比如由于大運會的報名比較靈活,一些參賽代表團的報名和注冊名單出入比較大,導致部分競賽信息相對滯后。
劉敬民表示,明天組委會將進入第三階段的工作,全面總結本屆大運會,為奧運會尋找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