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著名作家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中國制造》改編的電視劇《忠誠》在中央臺播出后,取得較大的社會反響。但是,由于該劇的改編受“戲說”的影響,多處偏離原著本意,在銜接時每每差強人意,其中有一些細節“造作”痕跡明顯甚至純屬多余。
第1集開頭描寫省委書記劉華波長期癱瘓在床的妻子去世,劉家子女為了與小姨爭奪遺產,將其趕出家門。這些家事與全劇劇情并無直接關系,惟一能表現的就是引出精明能干的省委副秘書長高長河在追悼會前“出場”,并通過對劉家私事的調解上表現一番。這樣的開頭并不高明,難道通過工作或其他描寫就不足以表現高的能干嗎?而且省委干部的家屬去世,中央明確規定是不能以組織的名義召開追悼會的,更談不上在任的明陽市委書記鐘超林代表明陽市委前來參加追悼會了。
第2集描寫對高長河的正式任命尚未下發前,紀委書記孫亞東跑到他家匯報工作,高長河的妻子梁麗也帶人來跑官,高長河莫名其妙,廣大觀眾也莫名其妙。如果孫亞東確是因為向省委副書記馬萬里匯報工作得知高長河將到明陽任市委書記還可以理解,那么梁麗帶上門的明陽市紡工局長王德合和隨后趕來的烈山縣縣長趙成全就令人稱奇了:怎么連明陽地方的處級干部都知道了?畢竟,省委還未正式下發任命書嘛!
第4集中出現的省報記者李欣欣,在采訪明軋廠12億投資流失這一重大問題上,竟然不與明陽市委做一番工作性聯系,就跑到鋼鐵酒吧做暗訪。當田立業發現李拍的底片時,田請求她不要發,李竟看在田立業的面子上“第一次做沒有原則的事。”這看起來倒像是私下交易。難道作為省報記者下基層采訪,就沒有一點計劃,不講一點紀律了嗎?曾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