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五”期間被列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的海水淡化技術,由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洋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和山東黃島發電廠經過近3年的合作攻關,目前已經獲得重大突破,淡化后的水質能夠達到純凈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據了解,此科研項目一旦付諸實施,可有效利用該廠發電機組的低壓、低溫蒸汽作為海水淡化的熱源進行海水淡化,是企業節約淡水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條切實可行之路。同時,對沿海地區海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具有重大的經濟與社會意義,對于西部大開發中綜合利用地下苦咸水也將會提供有益的經驗。另外,由于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將為海水淡化設備的產業化、國產化提供技術支持,進而為今后打入國際市場搶得先機。
淡化后的海水,經過高溫處理清潔無菌,是優質的飲用水,屬物理法獲得的純凈水。
據介紹,我國目前市場所提供的凈化水幾乎全部是通過淡水反滲透工藝法生產,除了飲用外,不能滿足其它更高需求。目前,每噸淡水只能生產0.8噸純凈水,對原本珍貴的淡水資源是一種浪費,而海水淡化既向社會提供了純凈的高質量的用水,又利用了豐富的海水資源。(寧方正張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