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5歲的金志國正式接任已經去世了的彭作義,挑起了青啤總經理的大梁。在青啤公司董事會宣布了這一消息后,金志國就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翻開金志國的簡歷得知,他1975年11月進入青啤,曾經擔任過青啤公司總經理助理、西安公司總經理、北方事業部總經理,具有20多年的啤酒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他出任西安公司總經理后,不僅扭轉了西安公司巨額虧損的局面,而且啤酒年銷量由原先的不足3萬噸,猛增至去年的20萬噸,利潤達到7000萬元,使西安公司成為外地子公司的典范及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2000年8月,他受命組建青島啤酒北方事業總部,首先對五星公司及三環公司實施托管經營,創造性地制訂出市場拓展策略及內部管理整改措施,運作一年來,實現產銷量及利稅額同比增長,并為進一步拓展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受到青啤公司董事會的高度評價。
作為中國啤酒企業的老大,青啤今后如何發展?金志國說現在的感覺是“責任重大”。自從1996年第一屆董事會制定了“低成本擴張、高起點發展”的大名牌戰略,青啤就在總經理彭作義的領導下,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00年突破產銷180萬噸大關,今年1至7月份,又達到了150萬噸。使青啤堅定不移地向著國際性大公司的目標發展。金志國表示,青啤只要按照市場的客觀規律運行,按照國際大公司的標準,在現代企業制度上,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上改進和完善,青啤就會以“快速發展、穩健經營,重點發展、全面推進”為指導,發展得更好。
談到具體措施,金志國表示一是加強市場開拓。他說衡量一個企業,不僅是生產產量,更是市場占有率,是具有駕馭國際國內市場的能力。青啤已經在全國建立了40多個銷售基地,形成了完整的銷售網絡,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帶動生產,帶動發展。二把火是加強管理,向國際大公司靠攏,全面提升青啤的管理標準。他說企業的發展,做大容易做強難,做大只是一個過程,做強才體現出本質,大和強應該是統一的,在大的基礎上強,在強的基礎上更大。只有青啤在做大的同時做強,才能實現青啤“十五”規劃提出的在10年內,實現總銷量800萬噸,進入世界前三位的目標。
金志國表示,青啤近年來實施大規模、超常規的并購擴張行動,一直在高速公路上“超車”,但假如整合跟不上的話,就會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現在青啤在全國并購的40多個企業已經形成了梯次,大部分企業已經進入收獲期,今后還要并購和整合同步進行,對并購的企業加強管理,注入青啤的管理和文化,加大整合的力度。在山東的并購計劃,還是按市場規律,規避在并購擴張過程中的風險。
加入WTO以后,隨著國外啤酒品牌的進入,中國的啤酒業一定會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金志國表示,青啤將來有可能通過競爭,實現和某一家啤酒同行間的強強聯合,做成一個超強啤酒企業。
金志國最后說,作為一個足球愛好者,他最喜歡的是一種團隊配合,在進攻中不忘防守,在防守中求得進攻。體現在企業經營理念上,就是并購不忘整合,在整合中不斷實現新并購。本報記者扈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