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確保我市第三產業在新世紀最初5年實現更高水平發展,近日,我市正式出臺了《青島市服務業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綱要》認為,“十五”期間我市第三產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首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客觀上要求第三產業必須實現持續、快速、健康和更高水平發展,以滿足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突出問題的需要;其次,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為第三產業帶來廣泛的需求;第三,我國“入世”以后,我市總體投資環境的改善和第三產業市場準入的放寬,將會有更多的外資進入,經濟、文化各領域互相交往和合作的進一步增加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第四,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取向,蘊含巨大商機,將會使我市的港口優勢得以充分的發揮;第五,北京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成功,我市作為北京伙伴城市,第三產業面臨跨越式發展的有利時機。
《綱要》在分析我市第三產業的基本情況和面臨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五”時期第三產業發展速度要快、質量要高的發展目標:
——服務業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年均增長超過14%,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有較大增加,200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4%以上;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有明顯提高,2005年超過35%。
——服務業初步呈現現代化國際城市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市場繁榮,信息發達,交通便利,城市化率達到50%。各類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能較好地發揮合理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對一、二次產業轉變增長方式構成有力的促進。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形成比較完善的所有制結構,非公有經濟在服務業中比重有較大提高,“十五”末達到50%以上,并在投資、實現增加值、吸收就業等方面發揮較大作用。
——服務業內部結構得到優化,科技含量明顯提高。新興服務業發展迅速,作用增強,投入產出效益明顯,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顯著。
根據我市的產業基礎和產業結構,《綱要》強調“十五”期間,重點發展旅游、交通運輸、批零貿易、餐飲、信息服務、金融保險、房地產社區服務和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行業,初步形成區域商貿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術中心和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本報記者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