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手機短信息已經成了某些人傳播廣告甚至是進行詐騙的渠道。一些大學生輕信手機短信息的廣告,想通過它來購買更便宜的手機,于是就向廣告中指定的賬號匯了錢,結果“款到發貨”的承諾并沒有履行,最后連聯系人也找不到了。
現在的短信息廣告很多,而最多的是在自稱銷售海關罰沒商品。但據來自海關的消息,海關罰沒的商品都是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處理的,收入全部上繳國家。由此看來,這些短信息全是騙人錢財的圈套。
這些不法分子是怎么知道個人手機號碼的呢?移動通訊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不法分子往往采取隨機編制的方法來收羅手機號碼,并沒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個別人則在一些展覽會、咨詢會上收集用戶無意中泄露的號碼,有選擇地發送信息廣告。
手機開通“點對點”信息專業服務,由于沒有拒收短信息的功能,所以“垃圾信息”很難控制。大家要警惕來歷不明的信息,不要因為貪圖小便宜而上當受騙。此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應盡快出臺,對于移動用戶的管理要加強,讓手機短信息這樣的新事物給人們帶
來更多的方便。
(《東方時空》今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