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一閃 超強超短激光研究獲重大突破
2001年08月12日 07:45
中新社上海八月十一日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日前宣布,他們在一臺不到十平方米的光學平臺上,在一千萬億分之三十五秒(三十五飛秒)的超短瞬間,獲得十五乘十(十二次方)瓦(十五太瓦)強度的電力,該強度相當于全世界所有電網功率總量的數倍。
中科院院士、上海光機所所長徐至展表示,超強超短激光系統是當今最新科學技術前沿之一,它以小型化、臺式化和高重復頻率為特征,為未來物理學的重大突破提供嶄新的實驗手段。
另據了解,自然界中類似的極端物理條件,只有在核爆中心、恒星內部以及黑洞邊緣才能找到。在實驗室中用人工手段獲得這種條件,意味著人類在激光研究領域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超強超快的境界。
上海光機所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發建成著名的“神光”裝置,是傳統大型強激光和激光核聚變驅動技術的代表。自一九九六年起,這個研究所強光光學開放實驗室在超強超短激光研究方面不斷取得進展,時間尺度從四十六飛秒縮短到三十五飛秒,輸出強度從二占八太瓦上升到十五太瓦。
目前這個研究所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國際一流水平同類裝置的基地之一,并承擔國家九百七十三項目“超強超短激光科學中的若干重要前沿問題”。
超強超短激光研究具有重大的科研和實用前景。徐至展院士說,一方面科學家可以在這種全新狀態下,研究各種物質的行為及未知現象、未知規律;另一方面,這將直接推動中國激光科學于生命科學、材料學、信息科學等前沿學科的交叉發展。
他舉例說,通過這種激光系統及由此發展出來的新技術,科學家能夠捕捉到單個癌細胞的演變瞬間,并定格成像;在不久的將來,在人的細胞核上打個小洞并進行手術也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