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這個詞初聽起來有點嚇人,它實際上是腦血管病的一種介入治療方法。具體來說,經股動脈穿刺,把直徑4毫米左右的導管送至頸總動脈開始造影,顯示頸內和頸外動脈及大腦前、中、后血管情況并予以藥物治療。目前,“洗腦”僅僅用于對偏癱、頭痛和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
據北京301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寶民教授介紹說,他和同事們在10年前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對腦梗塞病人尚未治療,僅在打造影劑檢查的過程中,病人的癥狀就得到有效緩解。這只有一種解釋:一方面,打造影劑的壓力擴張了狹窄的血管腔,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血流量;另一方面,造影劑具有抗凝作用,稀釋了血液,改變了血液的粘稠度,使單位時間內腦組織的供氧量增加。他由此得到一個啟示:人頭部不舒服多是腦子血流不暢引起,如果人為地用高壓注射器把抗凝液體注入腦血管內肯定會有效改善血流量和腦組織的供氧量,消除不適。后來,李教授又發現,腦子不清醒的病人經治療后神經高度興奮,話也特多。
當筆者問到“洗腦”和洗血療法是否一回事時,李教授搖搖頭說,洗血療法是把病人的血液抽進一種被稱為“血脂分離系統”的儀器里,在體外進行分離、過濾有害物質;“洗腦”有明確的目標性,它是在數字減影(DSA)下進行腦血管造影并配合相應藥物來清除腦血管垃圾,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立竿見影。高琪